常德市桃源县是人口大县,也是一个教育大县。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全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7年以优秀等次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验收。2018年,桃源发展均衡教育、桃源一中办学经验受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关注报道,被誉为“桃源教育现象”。
一、坚持优先发展,打造更有保障的教育
1.优先谋划教育工作。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县委教育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定期研究教育议题,加强顶层设计,突出解决发展问题。县四大家领导重教兴教,经常参加调研考察、商讨教育等活动。历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上任第一站就是调研教育工作。二是出台规划政策。编制了《桃源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规划规划》,出台了《桃源县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桃源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教育发展二十条”等文件,并制定出各项计划的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三是健全考评体系。制定完善了定期议教评教和对口帮扶支教制度。出台了教育强县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实行教育履责情况与领导干部考核提拔直接挂钩,并严格执行教育履责约谈制和责任追究制。
2.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一是教育投入按比例增长。尽管该县财政非常紧张,但教育投入做到了应投尽投、该保确保。2018年,公共财政教育支出10.54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20 %,较上年增加1.24亿元。二是教育专项经费按规定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基础建设配套费,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等教育专项经费,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全部用于教育。三是教师待遇按政策全额保障。教师待遇标准高于公务员待遇10%以上,并对特殊岗位、边远山区教师实行倾斜,教师绩效工资、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由财政全额预算落实到位。
3.优先解决教育难题。一是合力支教为创优助力。建立了县级领导定向支教和后盾单位定点帮教制度,并将每年8月份确立为助教支教月、9月8日确立为爱心助学日,充分调动起全社会重教、支教、兴教的积极性。二是优质服务为办事提速。编办、人社等部门坚持特事特办,为教师招聘开辟快捷通道;住建、财政、国土等部门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优质服务。三是整体联动为平安护航。公安、交通、文化、卫计、工商等部门切实履责,与乡镇整体联动,经常性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确保了师生安心生活。
二、狠抓攻坚提质,打造更加均衡的教育
1.改薄攻坚确保教育均衡。按照“城乡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路,累计投入约4亿元,扎实推进教育改薄攻坚三年大会战和大班额化解计划,启动民办浔阳学校、乡镇学校扩容以及城镇小区学校配套等项目,不断扩大教育资源的供给。从2019年开始,制定并启动了《桃源县农村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计划投入近1.84亿元,涉及学生食堂、运动场、教师公租房项目近200个,助推全县教育由均衡向优质稳步迈进。
2.重大项目推动高位发展。县委、县政府计划投入资金10亿元以上,全面推进学校大改造、大提质、大创建。除用于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之外,投资4亿元,按照全国一流标准实施职业中专整体搬迁新建工程;投资1.5亿元,对县一中全方位提质改造并建成一流的综合体育馆;投资8000万元对原桃师学校维修改造,用于县九中高中办学;投资8000万元实施教育信息化和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工程。
3.建强队伍夯实教育根基。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公费师范生、特岗计划、公开招聘等渠道,近四年补充教师近1600人,优化了队伍结构。县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扩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实行青年教师“双百”计划,形成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依托国家级教师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国培”“省培”“市培”及“县培”项目,对全县教师进行全覆盖、滚动式的培训。开展40多次送教下乡活动,参训教师达5000人次;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对全县450名校长教师进行封闭式培训。
三、加快改革创新,打造更具活力的教育
1.创新教育评价。改革学校绩效评估与考核办法,引入人大评教议教、社会评教评学制等第三方考核制度,坚定不移地突出立德树人、质量强教的导向。改革学生评价方式,率先将体育、艺术教育等纳入中考成绩,建立了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的中小学质量评价制度。
2.创新课堂教学。采取专家引领、典型带路、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的方式,积极开展特色课堂建设。县一中、八中等学校狠抓课改,创造了特色经验,发挥了示范作用。芦花潭中学、杨溪桥中学等一批山区薄弱学校,整体联动抓课改,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升。近期又组织学科教师全员大磨课、大比武活动,成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强化学科教学的引领指导。
3.创新招生办法。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从改革招生办学入手,构建新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从2014年开始,该县改革招生办法,普高整体实行划片招生。同时综合考虑学校整体均分、学生个人学分和参考人数等多个因素制定录取政策,将县一中指标分配到校,实行一校一线,有效杜绝了“重点班”的现象,端正了办学方向,有力促进了高中和初中的均衡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