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做法
围绕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县委立足实际,推行村干部定权责、定目标、定格次,工作一月一量化、一季一考核,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评议和督查评审的“三定两考一评查”效能考评机制,构建起全方位开放式体系,提升了管理实效。
白雀寺镇曾家沟村支委成员帮助群众发展袋料香菇
黑河镇打破村域界限公开遴选村文书
“一个机制”管常态,履职专业化。借鉴机关干部管理规定、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评诺和村干部坐班值班等有效做法,明确村干部岗位责任制,县委加强村干部备案管理,核定各村职数配备,在村干部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参照国家公职人员管理办法,建立以“定权责”岗位专职、“定目标”公开承诺、“定格次”绩效考评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分类设置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村级产业发展、服务群众和教育培训等基础性指标,并划定不称职5种情形、有错和不作为退出10种情形,刚性设置约束性指标体系。各镇办结合实际制定考评办法,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村文书、村监委会主任、村委员、村民小组长等序列,根据年初镇办下达工作任务、村干部公开承诺事项等内容,确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对目标任务进行量化,用不同分值比重体现任务的轻重,其中脱贫攻坚占80%。年初由镇办与村“两委”负责人、村党支部与其他村干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如在农业基础较好的徐家坪镇,加大村干部发展产业权重;对于工矿经济发展较快的硖口驿镇,将企地矛盾化解、环境保障作为重点,通过指标设置、权重导向促进工作落实。
村干部热情给群众讲政策
仙太坝镇村干部协助农户种植天麻
“一把尺子”量到底,管理规范化。县委制定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办法,推行村干部请销假、为民服务代办、重大事项报告、轮流带班坐班及周末值班等基本制度,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轮训,规定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在村工作时间每月不少于22天,其他村干部不少于15天。工作及履职情况“一月一量化、一季一考核”,每月初由镇联村领导与村干部商定工作计划,每周列出任务清单,日常工作各村党支部记实,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每月核实、对完成情况量化积分,各村党支部进行监督评议,确保积分真实可靠。各镇办成立考核小组负责季度考核,按照月积分汇总、本人签字、联村领导核实、镇党委会议审定和公示公开的程序进行,对一些急难险重工作设置专项考核,考核结果在镇村公示5个工作日,待无异议后兑现绩效奖补。县镇分级成立督查评审组,镇上逐村平茬检查,县委组织部按20%的比例抽查,对考核公平性、透明度进行监督,防止弄虚作假打“人情分”,从而细化镇党委监管责任、明确群众监督依据,促使村干部管理口径统一和信息对称。
仙太坝镇村干部协助农户种植天麻
“一个口径”抓评查,考核差异化。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尺,结合开展“两力两率”测评,建立群众评议工作机制,每季度考核时,由各镇办考核小组负责组织召开联村领导及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民主测评会,围绕村干部履职尽责、纪律作风、产业发展和服务群众等方面进行民主测评,按照不低于10%的权重纳入考核结果。同时将镇党委评价设置权重比不超过5%,村集体及村干部个人获奖情况设置为逐级加分项,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优秀比例不超过村干部总数的20%,基本称职以下不低于5%,考核为称职的全额发放绩效补贴、不称职的扣除绩效补贴、基本称职的按80%发放、优秀的按120%奖励;对连续3年考评为优秀的村支书、村主任,优先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并在评优树模、招考招录中优先推荐。相反,对考核不称职、整改不到位的,采取责令辞职、依法罢免等方式予以组织处理,树立了激励有为、鞭策后进的鲜明导向。
“一个模式”重激励,补贴标准化。以工作绩效为导向,制定脱贫攻坚绩效考核办法,推行村干部“基本补贴+绩效奖励”分配模式,将村干部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绩效补贴挂钩,基本补贴20%按月发放,80%的绩效部分以镇为单位集中进行再分配,每季度根据考核结果一次发放。配套建立村干部补贴增长机制,县财政予以全额保障,每年增加支出1200万元,将村支书、村主任月补贴提高到3000元,“一肩挑”的提高到3500元;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监委会主任、计生专干每月提高到1500元,交叉任职的就高执行;村文书实行专职选聘,打破身份及村域限制,每月补贴提高到2500元;村民小组长每月补贴提高到300元;实施村干部素能提升工程,鼓励参加进修学习提高本领,对取得国家承认大专、本科学历的每月分别增加300和500元,以高于地方平均工资落实待遇补贴,切实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效能考核倒逼村干部把主要精力用在脱贫攻坚上,保证了干好有盼头、干差有压力。
金家河镇天台村党支部书记向党员和贫困户代表汇报上月工作成效
基本成效
村干部“四化”管理犹如一股清泉,激活了村干部队伍“一池春水”,激发了广大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夯实了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工作基础。
促使村干部管理规范,锤炼了务实重干作风。推行村干部“四化”管理将定量与定性、静态与动态考核交替压实,形成了一条龙管理体系,村干部履职专业化,坐班、值班成了常态,为民服务全天候,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各种党建载体活动扎实开展,各项便民服务措施落到实处,各类慵懒散现象不见了。村干部埋头干事,脱贫攻坚劲头十足,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干,先后涌现出先进村党支部52个、优秀村干部86人,推荐考录公务员3人、两代表一委员46人。如两河口镇唐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王新元在修建村乌鸡合作社时不慎脊椎骨折,手术后带着护具回村上坚持工作。今年以来,村干部为群众办实事1196件,承诺事项完成率90%,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8%。
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提升了脱贫攻坚实效。略阳县是全省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实行“四化”管理以来,没有一名村干部主动提出辞职,同时调动了村干部连续任职的积极性,吸引了农村更多优秀人才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如五龙洞镇斑竹园村产业大户李建平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通过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带领35户贫困群众创办大地红中锋养殖公司,每年户均分红5000元。目前,全县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8岁,高中以上学历101人,吸纳农村致富能人229人、企管人员59人。随着村干部队伍结构优化,基层组织力和执行力增强,新建村级活动场所45个、标准化党组织34个,创办村级扶贫合作社118个,实施产业项目2421个、带动贫困户3.92万人,145个村均有集体经济,通达水泥路,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参加新合疗和大病保险达标率100%,95个重点贫困村和42996人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30.7%降至3%。
创新农村治理模式,保障了社会和谐稳定。推行村干部“四化”管理模式,将上级党委意图与村民自治、群众定期监督与干部自主履职有机结合,保障了群众权益,促进了民主公开,强化了支部建设,村级“四议两公开”规范落实,党员听证咨询、村干部评议、群众意见收集等制度不断完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村一级得到有效控制和化解,群众信访率大幅下降;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38个,扫黑除恶实现“一降两升”。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产权制度改革平稳推进,2018年农业增加值达10.15亿元,同比增长4.7%,农业主导产业稳步壮大,发展中药材2.6万亩、养殖乌鸡129万只,实现销售收入8.3 亿元;发展中华蜂3.6万箱、食用菌1800万筒、蔬菜5.4万亩,培育认定家庭农场28家,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9个。
几点启示
通过两年来探索实践,推行村干部“四化”管理模式,有效破解了困扰镇办的村干部“不在编、不脱产、不好管”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打破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吃大锅饭”的局面。
优化制度是基础。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兵头将尾”,不仅要从严管理,还要规范管好,从工作目标、责任和考评等方面细化,科学设置一系列管理制度。“四化”管理重在严要求、抓规范和促落实,抓实“三定两考一评查”工作机制是关键,上对接镇党委要求、下畅通群众意愿,规范了谁来管、管什么、如何管?既明确了岗位指标,细化了考核奖惩,又规定了何为何不为,缩小评查周期,使村干部行有规范、干有目标。
群众满意是重点。推行“四化”管理既对接村干部镇管理这一基本模式,规范了管理流程,畅化了干部出口,形成了优进劣汰,又通过明确上级党委监管责任和群众监督依据,贯通村务公开民主机制,搭建村干部亮相、村民评议的互动监督平台,干的好不好群众说了算,较好解决了以往对村干部监管口径不一、信息不对称、意见被截流和群众监督面窄等问题,体现了上级评价与民意的统一,提高了村干部自我管理的自觉性。
严管实考是关键。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四化”管理把村干部的民主选举产生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紧密结合起来,从工作“高线”定位、纪律“红线”约束、待遇“底线”保障,实现了绩效考核与人性管理兼顾、柔性引导与刚性约束同步,堵住了管理机制漏洞,“三定两考一评查”机制更是保证了客观公正、简便易行,促使村干部管得有底气、干得有劲头。(中共略阳县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