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语言文字不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在构建、营造一个人的精神家园,教语文课不能重分轻德,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人文思想,才是最为可贵的
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是非做不可的。青少年正处在心灵发育关键期,最重要的教育是“点亮生命的灯火”,树民族精神之根、爱国主义之魂。中华优秀文化正是能够点亮生命灯火的“火种”,是滋润身心成长优质的琼浆。
我做教师时,在三个方面持之以恒地对青少年加以引导:
第一件事,是培养青少年对祖国语言文字的“骨肉亲情”。有些人张扬工具理性,很多孩子仅仅把学语文看做文字的“排列组合”,文科真正价值被忽视。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文化是不变的根基,作为母语的语言文字又是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生活的百科全书,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睿智、民族的思维方式。我们有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样宏观到宇宙的思维方式;我们也有聚焦一点的点睛之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把蜜蜂、蝴蝶都唤来了。中国文字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社会发展,新事物诞生,象形的中国文字自有创造空间。一个“车”字旁几乎能囊括所有“车”的种类、部件,从牛车、马车,一下子到现代的电车、汽车、火车……
作为语文老师,我一直认为古诗文的阅读背诵很重要。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就自编校本教材,让学生们熟读背诵古诗文。这些古诗文涉及范围很广,反映我们民族文化方方面面,有山川壮丽、四季风光也有世态人情,将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通过语言结晶并表达出来。小学阶段孩子还小,像唱山歌一样的诵读也能体会到形、音、意之美。形美以悦目,有时雍容华贵、有时挺拔潇洒,形于笔墨,为人们带来快乐;音美以悦耳,汉语有多个声调,自有其他语言没有的音韵感;意美以悦心,少年儿童通过阅读,就能逐渐步入中华文化宝库,体会到其中的璀璨丰厚、博大精深。
学习语言文字不仅是掌握一种工具,更是在构建、营造一个人的精神家园;对语言文字的认同,关系到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阅读、背诵古诗文,目的是让学生从小熟悉母语、热爱母语,真正感受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言与民族文化血肉相连,由此与我们的语言文字建立“骨肉亲情”。
第二件事,是引领青少年从亘古长青的经典中吸取思想结晶和智慧。优秀经典经历无数次实践的淘洗、筛选,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它们活在时间深处,也活在当下眼前:就像一条鱼,既游在春秋战国的河里,也游在我们当代生活的水中。比如孔子阐述“忠恕之道”中的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你眼里有别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能强行要求别人去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体现。
教语文课不能只管“知识点”、重分轻德,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人文思想,才是最为可贵的。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在当时,知识分子不可不刚强、不能没有韧劲,因为要实现“仁”的理想,任务很重、道路很远,一辈子也做不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创造性地转化、创造性地使用它。梁启超先生曾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要认识到自己身负的责任,并做到知行合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让有悠久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当代、在未来更加辉煌,从民族、国家到个人,同样“任重而道远”,青年朋友们同样要志在弘毅,同样要意志坚强、抱负远大。
第三件事,是重视榜样的力量。孩子成长需要榜样,以什么样的人为偶像,关系到人生道路的选择。我非常重视先圣先贤的榜样力量,通过鲜活形象传达中华文化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精神,传达再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奋斗的精神品性。比如,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戍轮台”,做梦都是“铁马冰河入梦来”。作为中华民族子孙,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如果学生能够学习这样的榜样、从小在心中树立这样的偶像,必然胸有大天地、大格局。
用中华文化的火种点亮孩子们生命的灯火,就是要从小立民族精神之根、树爱国主义之魂,把个人学习、成长、命运与民族复兴、祖国强盛紧密联系在一起。做到这一点,他就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就一定会“放眼全世界”同时站稳“中国立场”,既为我们的祖国做贡献,也有雄心壮志为人类做贡献。(姜泓冰采访整理)
《人民日报》(2019年05月21日 20 版)
责任编辑:孙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