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根基”,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是近年来教育问题和矛盾的“集中地带”之一,它牵动着家长头脑中那根最敏感的神经。最近,来自陕西全省的教育工作者在“全省教育督导暨基础教育工作会”上,各抒己“践”,为陕西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贡献智慧,提供经验。
“三名+”:破解校际间不均衡的钥匙
最近,西安市雁塔区丈八沟小学的全体教师都格外忙碌,学习、实践教学、研讨、集体备课……活动一个接一个。据了解,原来是学校已成为以高新五小为“名校”的“名校+”中的+校,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在向高新五小看齐,以快速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名校+”属于西安市开展的“三名+”工程(名校+、名校长+、名师+),主要通过“一长多校、委托管理、兼并融合、结对提升”四种模式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质量。丈八沟小学一位教师说:“自从和五小结对以来,学校开展了很多的教学教研活动,不仅开拓了思路,加深了对教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正在改变着老师的精神面貌,大家都正在把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到教育教学上来。”
在名校长+工程中,大学南路小学分校实施的是“一长多校”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是“比较彻底的一种方式”。学校一位教务管理负责人介绍,“这样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模式都是一样的,对薄弱学校的提升比较快而且彻底。”据了解,目前,学区内西安光机所、航空631所等单位大批知识分子子女纷纷回流,在校生由之前的700多增至1300余人。
同样采取了类似管理办法的咸阳市中华小学主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杨凤介绍,此种方式效果显著,但是一个校长同时管理2所甚至3所学校,事实上比较累,现在还应探索“名校”校长“撤离”后,如何维系其+学校继续发展的方法和模式。
教育不仅要均衡,而且要优质均衡,使更多的优质资源共享。西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8年西安市全面实施此项工程以来,计划到2021年,利用三年时间,通过名校+、教育联合体、优化学区、集团化办学、对口帮带等方式,实现对全域薄弱学校质量提升全覆盖。
城市教育反哺乡村教育: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路径
教师李淑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心里反复思索着下周的教研活动怎么开展。像李淑华这样的市县教学能手被派遣到乡村定期教学的教师,在榆林市还有很多,这是榆林实行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主要是优质的师资向力量薄弱的学校流动,通过定期服务输送新的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智慧营养。把优秀校长教师的经验实实在在送到目标群体身边。
为了加大对乡村学校的提拉力度,榆林市一手实施学校发展共同体制度,让办学质量高的学校“拉”着相对薄弱的学校“共同发展”;一手创建教育信息“云端网”一体化,通过信息技术,把更多更好的教学资源信息放在“云端网”上,实现跨区域的共享,为广大的乡村教师搭建一个“无形的教育高端平台”。很多乡村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开阔了教研思路,跨越了教学的瓶颈,成长为各级各类教学能手,郭春云就是这样的一位“网络”上成长起来的能手。她在谈及自己的成长感悟时说:“网络平台不仅开阔了思路,启发了灵感,更重要的是平台上优秀教师们的引领和学习他们身上的钻研精神,尤其是后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
按照“一个县区办好1所普通高中,一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小学和1所公办幼儿园,毗邻乡镇集中办好1所初级中学”的总体思路统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上述教师交流、教育信息化还有优秀乡村学校创建等方法,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截至目前,榆林市已建成优秀乡村学校26所,有效缓解了农村学生流失的问题。
增加学位供给:为城镇教育“减压”
相对于“乡村弱”,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是“城镇挤”。随着学龄儿童的急剧增加,城镇学校“大班额”和“上学难”等问题已成为城镇教师和家长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市均采取了增加学位这个能在短时期内解决问题的办法。榆林市新增学位13.5万个;咸阳市秦都区投17亿建成7所学校;延安市宝塔区增学位1.29万个……
除此之外,部分地市区“对症下药”,探索更加符合区域实际的有效办法。榆林市依据新一轮中心城区学校建设规划,把建设重点放在了城乡接合部、经济适用房等区域,并通过调整市县投入比例、以奖代补等方式推进项目建设。
商洛山阳县为了推进棚改区新学校建设,教育局联合城建局等多部门协调推进拆迁,促使学校用地尽快落实,现在一座座崭新的教学楼已然矗立在城区中心,赢得了老百姓们的称赞。
很多地方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抓落实。安康汉阴县地方财政收入年均不足2亿,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8个亿推进学校标准化、城镇学校扩容改造、寄宿制学校等项目。为了保证教师的及时、高质到位,延安市宝塔区在稳定的财政投入和专项经费保障机制基础上,为教育系统增加编制336个,并一次性努力解决了588名合同制教师“同工同酬”待遇问题,将宝塔中学278名临聘教师纳入财政供养。
“这不仅是一个数字这么简单,每次给教育系统解决一个编制,背后要做大量的工作,很不容易,但再不容易也要做,而且要做好这项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工程。”宝塔区教育局民办教育服务中心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破解基础教育“优质均衡”难题,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破解这个难题,陕西给出了和陕西实际情况密切切合的“陕西密码”。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