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的中小学和幼儿园不时曝出学生受到性侵害的丑闻,有的竟然长达多年,这不仅给受到侵害的学生及家长造成严重伤害,而且触动了社会最为敏感的神经。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性侵害有几个显著特征:性侵害受害者以低龄女童为主(近几年男童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同一案件受害者人数多、作案持续时间长、侵害行为具有隐蔽性、学生对性侵害保持沉默等。
对此,教育部近日印发《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预防性侵害学生工作的通知》,力求进一步加强预防性侵安全教育、教职员工队伍管理、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预防性侵协同机制构建、学校安全督导检查等方面工作,切实维护学校安全和谐稳定,保障学生安全。其中,我们应该认识到,性教育在预防性侵害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其实,真正的性教育,或者说完整意义上的性教育,不单单是性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是涵盖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多个维度的综合教育。在美国,性行为信息与教育委员会专门负责学生的性教育,并编制教学大纲,指出性教育“旨在帮助未成年人了解积极的性观念,提供有关性健康的信息与技能,帮助他们在现在和以后的生活里做决定”。因此,正确理解性教育的内涵,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性文化观念,才是性教育的根本目的。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性教育是一个尴尬话题,甚至不少人认为性是不需要教的,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懂。但真实情况是这样吗?性知识实际上和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需要相应的课程设计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目前,学校开设的性教育课程,绝大多数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人体发育和单纯的预防性侵犯,这远远不够,还需要加强对性的正面知识、性的文化传统以及正确的性观念等方面的课程研发。
此外,我们也要摒除传统的、错误的性教育观。每当学生性侵案发生时,很多人会义愤填膺,痛斥某些人的变态行为,并猛烈抨击社会道德感日益丧失。但是,扪心自问,我们自身的性教育观是正确的吗?比如,有些人一直觉得不用担心男孩会受到性侵害,可现实却是当下男孩受到性侵害的比例在逐年攀升。再比如,很多人认为性教育是防止被别人性侵,但我们有义务教会下一代尊重别人的身体隐私,不能强迫别人做不情愿的事情,这才是完整的性教育。
还要注意的是,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进行符合规律的性教育。目前,全世界比较认同的性教育规律是,对于5岁前的孩子,性教育旨在解决对性别认同的问题。家长作为性教育的启蒙老师,要在洗澡、睡前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5—7岁的孩子常对男孩与女孩的差异迷惑不解,家长要简单明了地回答孩子的问题。对于7—14岁的孩子,学校要进行较为系统的性知识、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14—18岁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是性教育的关键阶段,因此要主动加强对学生性观念、性心理、性道德的引导。
教育家卢梭曾对性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他认为,人生一旦到了某个阶段,便会萌发“天性的冲动”,甚至对两性关系以及人类生活产生前所未有的好奇。此时,必须通过性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中的“暴风雨时期”。2018年即将结束,在新的一年里,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美好的环境中健康生活、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