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2岁半宝宝近视900度”的微博热搜牵动不少家长的心。原来,为了哄孩子,女孩家人从女孩1岁左右就开始给她看手机,每次看的时间还很长。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用眼习惯对孩子的视力不利?不想宝宝成为“小眼镜”,哪些功课需要提前做?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微课特地邀请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眼科主任黄学林主任医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父母高度近视,孩子一定是“小眼镜”?
近视度数超过600度即为高度近视。有高度近视的父母担心,夫妻两人都近视,会不会遗传给孩子?
对此,黄学林表示,对于父母高度近视的家庭来说,家长更应该对孩子的视力问题上心。他解释,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遗传因素占到六成左右。如果父母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将来很容易发生近视,而且近视的度数也更容易加深,发展为高度近视的几率更大。
黄学林介绍,一般情况下,三岁以内的幼儿发生高度近视的几率不高,但是临床上确实有3岁以内的孩子近视超过1000度,甚至有近视1800度的孩子。这类孩子往往有遗传因素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因素影响。
孩子半岁就应进行第一次视力检查
黄学林介绍,视力和屈光度的发育应该是按照规律按部就班进行的。正常来说,两岁半的孩子屈光度应为远视300~400度,散光度数在100度以内,而视力一般在0.3~0.4之间。随着孩子的发育及各种外界环境的刺激,孩子的视力也在逐渐发育,一般视力在3岁能达到0.4,4岁时0.5,5岁时0.6。“这些是最低要求,如果低于这个水平,有可能发生了中高度远视、中度及以上散光、高度近视、斜视等,以及一些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疾病等。”
从统计学数据来看,约九成孩子在7岁左右时能达到1.0的视力,屈光度也接近正常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正常的屈光度并不是0度,而是远视150度左右。如果此时近视了,则是近视发生时间提前了。
“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视力的筛查,尤其是屈光度的检查。”黄学林介绍,视力往往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屈光度才是真正反映眼球发育状况的指标,屈光度包括近视的度数、散光的度数、远视的度数等。
他建议,宝宝出生一个月内就应做一次视网膜和视神经发育检查,判断孩子视力发育的基础是否正常。当孩子6个月大时就应该做第一次视力评估及屈光检查了,如果没有问题,可以到1岁左右时复查,如有异常,则需要视情况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再在1~3个月内复查。
每天至少两小时阳光下活动
黄学林指出,孩子一闹就用手机哄、早教等智力开发活动开始太早等因素都导致孩子户外活动时间太少,使得孩子的视力被慢慢“偷”走。想要预防孩子近视,应尽量减少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户外活动及阳光下活动的时间,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
“学龄前是预防孩子近视的关键时期,学龄前保证孩子有一定的‘远视储备’,进入小学后才有几率减轻眼睛疲劳,减少近视发生的机会。”黄学林介绍,宝宝刚出生时平均远视度数为350~400度,逐渐往正常度数发展,即每年远视度数降低25度,到7岁时达到150度的远视的正常水平,增加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才能使“远视储备”不会被快速地消耗掉,从而过早产生近视。
“我们现在要求学龄前的孩子尽量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而且其中至少要有两小时是在阳光下活动。”黄学林解释,户外活动时,孩子们看到的景深长、视角大,不太需要用到眼睛的调节功能,眼睛不容易疲劳。国内外都有实验证明,如果孩子能每天在阳光下活动一小时,近视发生的机会就降低了30%,已经近视的也可以延缓近视的加深。
另外,还应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一般来说,学龄前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15分钟。然而,由于小孩子自制力往往较差,动辄就可能连续超过15分钟。
如果总是盯手机、看平板,眼睛需要用到较大的调节集合能力才聚焦在目标上,同时肌肉收缩也会压迫眼睛,并且电子环境与周围荧光屏的亮度对比度差别太大,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另外电子产品有蓝光,目前国内外确实有资料证明电子蓝光对眼睛有损害。“看电视、用电脑时,周围一定要有环境灯,与周围环境的亮度差别不宜太大。”黄学林说。
责任编辑:孙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