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要找到适合孩子个性的教育方式

日期:2019-09-15 18:49:14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
 

  这两天,一张上海五年级小学生颢文在复旦大学“蹭课”的照片在网上引发热议,画面中孩子正与复旦教授骆玉明互加微信。网友纷纷表示,“现在的家长也太拼了吧?”“孩子听得懂吗?”

  小学生去旁听大学课程,听上去让人不可思议,不明就里的人以为这是在制造新闻夺人眼球,或者认为这是家长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但是听了孩子妈妈的解释,却又不得不为这位妈妈富有远见的教育方式点赞。

  首先,这位妈妈懂得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机。据孩子妈妈陈女士介绍,她发现上海的教育资源很多,所以除了要求孩子完成必要的学业外,一有机会她就带孩子去逛博物馆、看展览、听讲座。他们成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各种专业讲座的“常客”,见到了很多大牌院士和教授。名家讲座不是经常有,陈女士便想到去大学听课。今年春天,家住虹口的母子俩开始到复旦、同济、交大、华东师大等大学旁听。

  这些教育资源对每个上海家庭出生的孩子来说都是平等的,关键看家长是不是懂得挖掘和利用。许多家长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名,宁愿把孩子送到各种各样的补习课、兴趣班,也不愿意去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进而造成孩子视野狭窄,严重者产生厌学情绪。陈女士没有逼着孩子去上补习班和兴趣班,而是充分利用身边的优质教育资源,选择了让孩子逛博物馆、看展览、听讲座,学一些补习班和兴趣班上学不到的知识,这正她的高明之处。

  其次,这位妈妈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找到了适合孩子个性的教育方式。面对网友的质疑,孩子的妈妈说,“别人以为我们只是到大学蹭课,其实并不是这样。他也不是什么牛娃,只是一个‘爱问为什么’的普通孩子”。据了解,颢文从小就对科学知识、古文历史等很感兴趣。妈妈带孩子听讲座、到大学听课的初衷也是为了调动孩子的学习主动性。

  经常有家长说,“到底哪种教育适合我们家的孩子呢?”在我看来,所谓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是符合孩子兴趣和爱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他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从上面介绍看,陈女士十分了解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进而因势利导,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其听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学讲座和人文报告,这一招又比一般的父母技高一筹。其实,作为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孩子听不懂,只要孩子真正对这些知识感兴趣,并且具备了“爱问”这一优秀品质,迟早有一天他们会将这些学问弄个水落石出。

  每个孩子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东西,科学家称之为基因,哲学家称之为天分,宗教家则称之为命运。每个孩子的天分是不一样的,在家庭教育中,刻板地移植“别人家孩子”的教育经验或者用标准化的模式教育所有孩子,都是对孩子个性的戕害。家庭教育要做的,就是顺应孩子的天性,找到适合孩子个性成长的教育方式,创造适合孩子天性发展的良好环境,进而促进孩子人格和智慧的健康发展。唯其如此,孩子将来才能成长为个性突出、有创造潜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王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