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着力解决校园安全和学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现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行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时间管理,很有必要。未成年人已经成为中国上网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8月30日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比超过20%。
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网络行为虽然仅在虚拟空间发生,但它同样会对现实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一些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导致许许多多的悲剧和冲突发生,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扩展到网络空间,是有现实基础和需要的。
未成年人的网络行为有很多,包括社交、购物、看剧、学习等,其中玩网络游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不健全,对事物好坏的鉴别力比较差,也缺乏自律意识,缺少自控能力。同时网络游戏厂家往往为了增加游戏的黏度,千方百计采用各种各样方法,针对人性弱点开发出各种功能,什么抽奖、开箱子、升级、打卡、送福利,目的就是让用户多玩游戏,多把时间耗在游戏里。成年人都难以抵挡这种诱惑,更何况未成年人。
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时间进行管控,要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这部分比较好实现,比如建立一整套的管理机制,诸如游戏厂家做好实名认证、未成年人游戏时长达到就强制下线,甚至采取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措施。
然而,线上的技术措施再先进、手段再厉害,都需要家庭的配合家长的介入,而后者是整个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修订草案新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强化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第一责任;确立国家亲权责任,明确在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时,由国家承担监护职责;增设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后的强制报告制度。
为了不让孩子过早接触游戏,根据草案,家长首先要对孩子负责任。有的家长嫌孩子吵闹,就丢一个手机给孩子,从此养成孩子玩游戏的习惯。有的孩子拿大人的账号玩手机,这就规避了监管,系统还以为是成年人在玩。尤其是有些留守儿童,老人看不住,父母在外地打拼赚钱,孩子缺乏关爱,大人为了弥补愧疚,就满足孩子买手机。以上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2018年9月9日的《今日说法》节目关注了一起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案件,在福建泉州的一个小区内,一名14岁少年因沉迷网络,对母亲、继父限制其打游戏产生不满,趴在16楼窗外的空调上长达6小时,其间多次做出危险举动并试图自残,最终被消防员救下。少年为玩游戏还多次偷刷家长的银行卡。
这属于极端案例,但不容忽视的是:互联网正在改变传统的亲子关系,很多家长在这变化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及时转变。
这种现象在不少家庭中普遍存在:父母手里捧着手机,嘴上却督促孩子快去做作业,不要玩游戏。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尽可能给孩子做好榜样,回家以后,不要动不动就把手机掏出来,而应该利用回家的时间,多和孩子在一起,带他们一起读书、聊天、踢球,让孩子养成热爱读书热爱运动的好习惯。
如果家长管不住自己,起不到表率和示范作用,那么,国家哪怕出台再严厉的规定,其效果都会成为泡影。
责任编辑:孙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