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的四大误区

日期:2019-11-21 20:04:14        来源:简书    浏览量:

\

  第一个误区,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够熟悉了吧,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从农村到城市这句话处处可见。别人家的孩子五岁就会读流利的英语,觉得好羡慕。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会,我们的孩子就不会呢?我们家的孩子都六七岁了连二十六个字母都说不全。着急啊,赶紧带着孩子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请家教买各种辅导书,急!别人九岁的孩子,多才多艺,这个舞跳得真好,这个画也画得不错,孩子又自信又会演讲在班里当班干部,为什么我的孩子都十二岁了,一点特长都没有了。于是帮孩子报这个班那个班。周末的时候家长带孩子忙于穿梭于各种培训班,辅导班,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今天奥数明天画画,后天英语。好像不行就一定输在起跑线上。

  每一位家长心中都有一个奇特的生物,叫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完美、那么优秀,而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就是那么差,那么笨,那么不省心呢?有些孩子学着学着就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于是总是拖拖拉拉,不想去。父母呢则认为坚决不行,你必须得去。逼着孩子去,唠叨半天说了一大堆道理,你不去也得去。老子花了这么多钱,你说不去就不去啊?我曾经看到一位家长在教画画的培训室里面对他的孩子破口大骂:你当初说过的要好好学,做任何事情不都要坚持吗?不能半途而废吗?你到底学不学?老娘花了这么多钱,你说不学就不学啊?再这样我就打人啦。

  小孩含着眼泪一万个心不甘情不愿,硬着头皮磨洋工打发时间,把孩子仅有的一点点天赋全磨灭掉了。我们曾经去少年宫的培训机构观察过那些被迫去学习各种特长的孩子。那眼神里面流露出来的无奈、委屈,那讨父母欢心的眼神,让人看过之后身体一阵阵悲凉,终身难忘。我们的家长终于成功的把一个天才培养成白痴,逼着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以断言这样的孩子在这样的家长逼迫之下,只能成为一个机械人,绝对成不了艺术家。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欺骗了一个时代的教育谎言,是商家为了利益点联合在一起挖的巨坑,引诱着无数不知所措的父母和可怜的孩子往里面跳。他背后的逻辑是你生下来就要奔跑,你不去做这些事情,你不去消费,你就会输。你不去给孩子买这个产品吃他就长不高,你不去给孩子报特长,你就对不起你的孩子。他人为地带来一个担忧、攀比、恐惧盲从的环境。别人家的孩子是这样,我的孩子也得这样。在这种观念的笼罩之下,我们的父母和孩子都很恐慌,别人的孩子都会怎么就我的孩子不会呢,总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

  于是家长就从忧虑到恐慌,再到疯狂。我们曾经有个女性学员家庭优越,为了让八岁的孩子坚持去学弹钢琴,当孩子稍微有点倦怠家长就皮鞭抽上去。有一年冬天孩子不愿意继续弹钢琴,这位家长一上去就是一顿暴打,然后把孩子硬推在门外去。外面下着很大的雪。不管孩子在外面怎样哭天抢地,家长就是不开门。直到他的女儿声音都哭哑了,又是求饶又是认错,才把门打开。各位家长,你知道最后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吗?在妈妈的逼迫之下,孩子在弹钢琴方面的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拿到了各种大奖,孩子的妈妈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但是这个女孩十六岁被父母送到国外去留学,这个女孩一上飞机就把手机和所有的联系方式全部断掉了,从此没有了任何消息,这一晃就是整整八年。她的母亲整天以泪洗面。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啊,凭空消失了。其实啊,很多家长对孩子上兴趣培训班的态度真的是又可恨又可笑。总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的家长都是因为自己本身很想发展出某个特长而又没能够实现,所以才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喜欢唱歌就逼孩子唱歌,自己喜欢画画就逼孩子画画,说到底每个逼孩子学特长培训的背后都有一个自卑的家长。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署假的时候经常去桂林的舅舅家里。我有两个表妹和我差不多大,她们那个时候就参加画画、书法、舞蹈培训,两个人画画画得特别漂亮,很多亲戚都夸他们是未来的艺术家。我看到他们的书法和画就充满了自卑感,怎么画得这么漂亮呢?我们农村哪里有什么培训班呢,根本就没有那个条件,只能是每年去一次。去一次就被他们炫耀一次,我又嫉妒一次,就在这么一个过程当中激起了我对艺术的强烈的兴趣。后来我到一个小镇读初中,开始有条件买只水彩笔,然后慢慢的画呀画,兴趣越来越大,一直断断续续的坚持。最后到了大学的时候突然冒出来了,画画摄影都拿了不少的大奖,一直到现在,画画和摄影都是我个人的兴趣爱好。

  反观我两个表妹,一个当家庭主妇,一个在药店当护士,与当时我舅妈对她们的定位---艺术家的职业相差十万八千里,相反地,我现在看起来更像个艺术家。而且我舅妈对于这两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使用了强烈的控制,什么都必须听父母的安排:让你学习,你就要学习;让你结婚,你就要结婚;要你离婚,你就得离婚,否则你就不要认我这个妈。我两个表妹到现在都离婚了,个人的生活很不幸福,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她们不但没有培养出特长,而且还培养出特短,性格上都非常的孤僻古怪。

  通过这个真实的例子,我们发现了什么呢?孩子们从小学习兴趣班培训班与他们成年之后的事业成功、幸福快乐有关系吗?毛关系都没有,反而会把他的天赋兴趣磨灭掉了。如果他自己对某方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根本就不用你去逼迫,他会自动自发地去学习,会想一切办法创造条件去实现。你只需要陪伴和提供一些基础的保障就足够了。请记住,凡是需要你强迫的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正念:人生既不是短跑,也不是马拉松,更不是任何竞技体育项目,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2、第二大误区,我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我不需要学习。

  很多家长对于小孩教育这一块,口头上都说哎呀教育孩子很重要很重要,但实质上呢,却很少有人真正去觉察。自己除了给孩子吃穿之外,到底为孩子的教育做了些什么呢?不知道。很多人说我孩子这么乖,很听话,没有什么问题啊,要学什么学呀,这些道理我都懂,我不需要学习。其实啊,很多家长不知道。我们多年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当中发现:教育孩子,要么不出现问题,要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等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连挽回的余地都没有,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弥补。

  我们有个学员,她的孩子快十七岁了,还天天晚上尿床。北京,上海,广州各大医院都看了都没有办法治疗。深深的困扰十多年后,家长来找我们做咨询医疗就明白了。小孩在一岁半到三岁这个年龄段是建立自己大小便的自我约束的心理过程。很多家长在小孩拉大便拉在身上的时候常常责骂和嘲笑小孩。这位家长呢,就是因为工作不顺利,又天天屎尿片的,非常的烦躁,小孩每次大便拉在身上家长就是一顿暴打。小孩就高度的紧张,一紧张就控制不了约束大小便的阀门,有些孩子尿床会延长到八到十岁,这个孩子十八岁还尿床。家长没有学习,不知道原因才发生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

  最后通过心理咨询催眠这个十七岁的孩子,让他从心理上回到两岁的年龄段,多次释放他的紧张的情绪,症状才得以改善。

  现在国家的二胎政策开放,很多的家庭都生了二胎。但是呢,在二胎教育当中很多家里延续传统的教育方式。都要求老大让着老二,这样的处理方式是不正确的,只是我们习惯性的用父母教我们那一套。我们有个学员,他家有两个孩子,老大女儿六岁半,老二儿子快两岁。他发现个什么情况呢?女儿经常打这个儿子,而且还偷偷摸摸打。两姐弟经常为玩具吵得很厉害,常常打架。他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我就问他:你是怎样处理的呢?他说他一般跟老大商量:宝贝啊,你把这个玩具让给弟弟玩一下不行吗?然后呢,姐姐就心不甘情不愿的让给弟弟,可是最后老大非常不服气地哭了:怎么总是要我让弟弟呢?她就大哭大闹,这个时候妈妈一般会顾着小的骂大的: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别这么小气嘛。其实家长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家长应该和弟弟一起把抢过来的玩具还给姐姐,然后家长把弟弟抱走。这个时候弟弟一般都会哭,都会嚷。没有关系,抱着他,让他哭一下就好了。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弟弟,他需要什么?他需要妈妈的怀抱、安全的陪伴、安全感的建立,而不是一定要拿到这个玩具。孩子哭完了,悲伤结束喜悦就回归。可是六岁半的姐姐呢,她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在竞争吃。她需要得到竞争的胜利,这个阶段的孩子非常需要赢。如果她连两岁的弟弟都抢不赢,她就会很沮丧,很受挫,很难过,失去自信,所以我们要把玩具还给姐姐。本来玩具就是姐姐的嘛,抢姐姐的玩具就是入侵的姐姐的界限。这样姐姐就得到了妈妈的认同,保护了自我的界限,并体验到赢的感觉。不然的话,她会认为弟弟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抢她的玩具:什么都要我让弟弟,弟弟明明就是抢我的东西;妈妈还要帮他抢我的,妈妈就是偏心,就是重男轻女;看来我不重要,不被重视,那我该怎么办呢?我只有伤心,只有嚎啕大哭。哭,妈妈又不准我哭。于是我就很愤怒,我就要打人。这就是她的心理状态。

  正念:不管孩子现在是什么状况,家长都需要学习家庭教育。孩子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未雨绸缪才是正道。

  3、第三大误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教育孩子是天生的,不需要学习

  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个人不只是一个父亲也是一名优秀的教师。他的名字叫王金战,他在北京教书。有一年他在高三的毕业班学生五十五个人,有三十七个人考进了清华北大,十个人考进了剑桥,但是就在那一年他自己的女儿连高中都没考上。是的,你没听错,是亲生的女儿,大家想象一下,一个老师自己教的学生全都考上了清华北大,而自己的孩子高中都没有考上。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去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呢?还谈什么教育理念呢?他倍受打击。

  还好他警醒得快,很快找到了原因。因为工作忙,女儿上初中的期间他一直没有太关注过,他虽然很爱女儿,但教育方法上简单粗暴,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了,孩子还这么不争气,太对不起自己了。久而久之,女儿跟她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说啥也不听了。偶尔看到女儿的日志,他才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老爸的帮助。由此他才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并尝试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研究教育。于是王金战跟他的女儿不断地沟通交流,女儿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跟老爸沟通。影响学习的因素被排除掉了,她的心里变得轻松了,学习越来越好,三年之后,女儿考上了北大法学院。

  之后王金战老师做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辞掉特制教师的岗位,专心于家庭教育的研究和传播。这件事当时在教育界引起了许多媒体的关注,采访他让他谈一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他经过思考总结,分享说影响孩子成绩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肯定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孩子。每个家长都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我们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如果我们自己从来不学习,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怎样跟得上孩子的成长速度呢?

  4、第四大误区,现在资讯这么发达,育儿文章都看不完,我不需要学习

  现在的资讯这么发达,微信圈里的这些文章都看不完,我不需要听课。现在微信圈里面什么心灵鸡汤啊满天飞,什么教育理念都有,大家看得都很爽,每看一篇文章,好像赚了一个亿。但是道理懂得这么多,思想就是不灵光。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这些文字只是部分的内容或者断章取义,或者是广告软文,这些零零散散的内容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带来很多混乱的信念,学到半桶水还跟家庭教育添乱。家庭教育必须要系统的学习,不是今天听这个明天听那个。今天看这个文章,小孩子要放养;明天看那个文章,对于小孩子必须要严格的对待,不然他们以后长大了就没有出息。

  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的道理,但没有经过验证的文章是有一定风险的。我们海豚学院的课程体系是来源于美国的萨提亚家庭治疗和人本心理学,尊重生命成长的规律。人本心理学是得到世界心理学大会认同的心理学。今天在我们中国的大陆流行很多种育儿的理念,比如说赏识教育,都没有被世界心理学大会所承认。美国二战期间如果谁家里出现了问题儿童,那么这个问题儿童就会被美国的政府暂时收养。父母必须去学习完人本心理学取得相应的结业证书,家长才能够把孩子领回去。这就是人本心理学的地位,相当于是父母合格上岗的证书。

  大家也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家庭教育做得最好的国家,所以你们不是看看几篇文章,几本书,从里面学一些育儿知识就可以做好家庭教育。我们曾经苦读了十多年的数理化,我们今天用得到的有多少呢?不多。家庭教育用得多吗?家庭教育需要天天用,可是我们几乎没有花一个小时去学习家庭教育。你说怎么能够经营好家庭和养育好孩子呢?所以家长必须要通过系统的学习才能合格上岗成为合格的父母。


 

责任编辑:王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