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部教育网讯(记者 拓玲)为更好地推动三秦青年助力精准扶贫,3月26日,团省委、省民政厅下发了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行动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统筹各类青年志愿者资源,以构建青年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项目体系、组织队伍、网络平台和政策保障为支撑,形成三秦青年志愿者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整体合力。
组建各地青年扶贫志愿服务队 开展脱贫攻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培训
意见指出,在西部计划志愿者分配中,要适当提高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深度贫困县志愿者岗位占比,做到贫困县志愿者参与扶贫工作全覆盖。要聚焦国家贫困县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精准志愿服务,坚持为贫困残疾青少年开展日常服务、精准服务与假期服务。要重点支持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逐步提高脱贫攻坚类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公益大赛。
要以驻村扶贫干部为基础,动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因地制宜组建各地青年扶贫志愿服务队,把国定贫困县作为优先保障区域,有针对性地组建农牧技术、心理辅导、文艺宣传、金融服务、医疗护理、文化教育、亲情陪伴等多种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动员基金会、志愿服务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发挥自身力量,开展生活、文化、教育、医疗等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项目。同时组织开展各类脱贫攻坚青年志愿服务项目专业培训,着重培养志愿服务项目骨干,提升项目服务效能。组织安排志愿服务队向各帮扶工作队报到,融入帮扶工作整体安排;推动志愿服务队与经济薄弱地区驻村第一书记结对互助,明确结对项目、实施内容和资源配置,着力在精准扶贫、为民实事、科教服务、关爱儿童、乡风文明等方面形成合力。聘请扶贫专家、科技人才、致富带头人、青年企业家、公益达人组成当地导师服务团,帮助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题。
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 为脱贫攻坚志愿者招募项目运营提供支持
意见要求,要运用好各级团委微信公众号、“秦青筹”“志愿中国”“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慈善中国”等互联网工具,围绕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形成项目展示交流、公开运营筹资和整体助力脱贫攻坚的志愿服务工作矩阵。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为脱贫攻坚志愿者招募、项目运营、宣传交流等提供工作支撑。通过互联网平台征集贫困地区诉求,用公益项目大赛中评选、孵化出来的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区域发展。
意见还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在安排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福彩公益金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项目,以及其他政府购买服务、福彩公益金项目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支持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和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对符合条件的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民政部门依法进行社会组织登记,开展慈善组织认定、公开募捐资格审批、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吸引优秀大学生科研团队参与脱贫攻坚
团省委将推动10所高校团委与志愿服务地签署合作发展协议,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高校应通过在校招募志愿者、产学研项目合作、大学生“三下乡”等,增强高校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的辐射力,为陕西省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集聚和科技创新提供支撑。鼓励各校设立课题研究、就业实习、社会实践基地,通过技术引进、项目合作、成果共享等方式,积极吸引优秀大学生、科研团队在当地就业创业、参与脱贫攻坚。
团省委联合省民政厅将适时对涌现出的脱贫攻坚优秀志愿者,进行评选表彰。各地要对项目成果显著的志愿服务队伍和典型,给予奖励和招录倾斜,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志愿者干事创业的热情。团省委将对在扶贫志愿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纳入陕西省优秀青年守信联合激励“红名单”,并进行表彰奖励,联合知名企事业单位在“衣”“食”“住”“行”“用”以及“生活服务”等领域提供优惠措施,让守信青年志愿者更有获得感,让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脱贫攻坚中来。
责任编辑:胡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