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德育工作怎么做才能深入人心?以德育处为抓手真的有效吗?学校教育到底要追求什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位名校长与他所在学校的德育故事。
于会祥,北京育英学校校长,正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入选教育部首批校长国培指导专家。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教改,提了很多新理念、新举措、新做法,但是学校的本质没有变,这就是育人。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那么德育工作的成效就决定着这条生命线的高度和长度。”近日,以“奔向2035,实现学校教育现代化”为主题的2019中国教育报校长大会在四川乐山召开。会上,于会祥与参会者分享了育英学校的德育故事。
一扇坏门: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
“学校生活的第一要务是唤醒、激活学生。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允许学生犯错,引导学生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这才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育英学校校长办公室对面的卫生间,有一扇特殊的“门”。2012年学校进行改造,将所有卫生间的门都换成了新的,但刚刚换完第二天,一扇门就被学生敲出了11个小坑。时任总务主任找到于会祥说,这个卫生间来往的客人比较多,门上敲了这么多小坑,是不是对学校的影响不好。
于会祥则另有考虑,他认为校内的一草一木,都代表着学校的自尊,门上出现这11个小坑,不管是学生有意还是无意为之,都是教育的资源。于是,在这扇门旁出现了一张纸,上面写道:“门的脸面,你的尊严。”
如今,7年过去了,这扇门上依然是这11个小坑,没有更多。有一名同学听说这个故事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永远的第11个凹坑,永远的文明》,贴在了这个门上。明年,学校将把这扇门“请”进校博物馆,永远珍藏起来。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它将不断地引领育英学校的学生越来越文明,哪怕是在卫生间。
“‘德’这个字太沉重了,对这些天真烂漫、懵懵懂懂的未成年学生而言,不要轻易用我们的成年人对它的理解和标准去评判、去教化。我们的确是要‘德育为先’,但是在管理当中,对未成年人而言,我们成年人说的‘德’,是要去思考如何让他们接受。”
一场讲座:学校是学生寻找同伴的地方
“学校是学生的学校,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学校。同伴则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帮孩子寻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样孩子们才能喜欢这个学校,他们的生活才有意义。”
在最近一个主题为“孩子最渴望什么样的教育”的大数据调研中,学生给出的排在第一位的回答是“渴望成为集体中有用的人”。“在学生眼中,最让他们感到自豪和满足的并不是成绩,而是能在集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于会祥说。
这就不得不提“育英学生大讲堂”。这个校内讲座每周一次,同时开四个讲堂。同学讲、同学听、教师辅导。只要对主讲人的话题感兴趣,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都可以报名参加。
这一场场讲座看似普通,却在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舞台,让有梦想、爱钻研的学生分享他们所热爱领域的专业知识与个人经历,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示风采与提升能力的机会。它在整个校园中掀起了一股“人人为师,互相求学”的学风。
一份工作:学校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基地
于会祥说:“学校教育要帮助学生不断地去丰富、扩大、提升自己的生活领域和生活境界。促使他们真正走进自己的生活,主动承担各种不同的生活角色,引导他们在各种不同的生活建构活动中丰富自己的个性,提升自己的人格。”
近些年,校园欺凌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不过,于会祥从来不怕育英学校出现这种现象,更不担心育英学子走向社会后缺少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他的秘诀就是一份特殊的“工作”——高中的小学段实践岗位课程。
学校不仅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经之地,更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实践基地。在育英学校,所有高中生都有一门小学段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或是到食堂去择菜、分饭,或是去教学楼做保洁、保安……于会祥坦言:“这些孩子毕业以后很难再有机会从事这些工作,但这份体验经历,将教会他们尊重每一份职业、尊重每一个人。”
此外,到小学去做志愿教师也是高中小学段课程内容之一,备课、上课、辅导、答疑,甚至做班主任。低年级学生与“学哥学姐”们亲切互动,看到了身边的榜样;高年级学生站在讲台上,也就踩在了责任的肩膀上。“孩子们把责任心激发出来了,一切就好办了。他都当老师了,他好意思欺负小学生吗?”于会祥笑着说。
一道风景:学校花园里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
在育英学校的花园里,有五六十棵桃树。一到秋季,果实挂满树梢,但没有学生擅自去采摘,而是让桃子静静地挂在枝头,久而久之,自成一道富有韵味的风景。这正是学生懂规矩、守礼仪、有教养的表现,体现了学校的品位与格调。根据这个观察,学校将“静静挂在枝头的桃子”作为学校的校风,作为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
爱因斯坦说:“当学生把学校教给他的所有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于会祥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育英学校的老师们,他认为教育就是过日子,德育工作的关键不在德育处、教育处,而是在无处不在的文化,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中,在师生的举手投足间。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1日第6版
责任编辑:孙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