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教师大讲堂 >

传统与新变:北师大如何解新校园之问

日期:2019-05-27 15:17:01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新西部教育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而对于呼应这种需要、推动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等院校而言,校园空间的拓展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当前,新校校园的建设往往成为各高校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

  新校园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新的问题,其核心问题在于“新”与“旧”的认同——如何让老校园的传统与新校园融合无间?如何让学生舒适愉悦地接受全新的环境?如何体现出新校园的“新”特色?从2012年起,北京师范大学启动昌平新校园建设,为培养更多的大国良师和精英人才,打造一流的校园环境,实现“旧”与“新”之间的良性互动。

  尊师重教,不忘初心

  北京师范大学是中国师范院校之先驱,在近120年的历史中,积淀了厚重深沉的历史文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师范传统。这一传统也是北师大校园建设的灵魂,为了让学生在校园中时刻感受到这份传承,在新校园的整体规划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庭院围合式理念,即把校园整体看作一个大的“书院”,在此基础上打造“校义”“学行”“德馨”“敬学”等师范特色的主题景观工程,呈现出“一心两轴四园”的布局。“一心”是中心广场,在广场的正中竖立起和海淀校园相同的木铎雕塑。《论语·八佾》中提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自此木铎就成为了教师的象征。以木铎为中心建立校园布局,就是要让北师大最核心的教育传统,投射到新校园的方方面面,将学校尊师重教、不忘初心的理念镌刻在大地上,培养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

  两园一体,共享互联

  昌平校园是一个全新的校园,但不意味着从零开始,她既建立在北京师范大学近120年的办学传统和学术积淀之上,也建立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近70年积累的优良办学经验基础之上。

  为了让昌平校园能够共享海淀校园的优质资源,实现新老校园一体化运行,学校构建了硬件层和软件层两个层面的共享互通系统。在硬件层方面,学校配置了两个园区的专属光纤宽带连接和往返巴士,为信息和人员在两个校园间的自由流动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在软件层方面,基于统一的校园网络,学校采用了一体化的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确保师生在图书借阅、运动休闲、食堂就餐等方面可以实现两校园无缝切换,在此基础上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和教务部分别设计许多有针对性的社团活动和教学课程,让不同校园的学生在共同的社团活动和课程中相互交流、融为一体。

  守旧开新,面向未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名校,更是一所不断奋进、高速发展的学校,2016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工程,揭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明确要求,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因此为国家培养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大国良师和各类人才,无疑是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所面临的重要使命。

  正因如此,学校在新校园建设中既注重传承,更凸显创新,引入最先进的教学条件,来保证“新”的朝气。在昌平校园,引入包括翻转课堂在内的创新型教室环境、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3C创意空间、接入5G实验网络和物联网技术,通过这些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面向未来的校园环境,助力学校创新人才培养。

  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时代,北师大将不断优化校园环境,做好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探索“新”与“旧”的完美融合,实现人文传统与教育科技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继承传统优环境,一流校园育英才。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27日第5版
 


责任编辑:孙佩婷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