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记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思政课教师温静
■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物篇
“我会一直记得您,尤其是您的笑脸。希望过个一二十年,我能找到您,对您说,我一直在积极乐观地享受生活,没有浪费有限的生命。是您当初影响了我,谢谢。”时隔多年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毕业生方伟杰依然保留着当年自己给思政课老师的短信。
这位走进了无数学生心中的老师,就是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首批北京市思政课特级教师温静。
曾有人说,大学里,“最难讲”的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这门课也恰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着受教育者今后秉持什么样的理想信念、走什么样的道路、做什么样的人。
如何直抵学生内心,打通思政课入脑入心的阻隔屏障?
一位大一新生在描述理想中的思政课时写道:“我们讨厌冷冰冰的理论知识,我们想要的是有温度的、有人情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也成为温静思政课教学中不懈努力的方向。
温静深深认识到,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要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者全方位入手,让教育内容在多维度的转换中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让教育方法在理性和情感的双重认同中既引起共鸣又实现共情,让教育者在理解、尊重、接纳学生的基础上既有魅力又有亲和力。
为什么“爱国就要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道理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短短的一句话,含义深刻。如何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个道理,理解结论背后的历史逻辑呢?只有把理论情境转换为现实情境,重新建构起教学内容的具体语境,才能调整理论与大学生的关联状态,缩短二者的距离感。
在课堂上,温静首先抛出一个问题:“有人说,近代中国只差一步就变成资本主义国家了,可惜被一些突发事件打断了历史进程。假如没有这些偶然因素,中国会是什么样子?”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纷纷开始“脑补”历史:如果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不被窃取,如果按照新三民主义完成北伐,如果国民党能够遵守《双十协定》……
“为什么历史总会在关键时刻拐个弯?”一位同学大声提问。“因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温静就此切入,在同学们兴致勃勃的期待中,一步步帮助大学生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理论教育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娓娓道来;案例教学不是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疏导说理不是颐指气使,而是润物无声。
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育者的亲和力来自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沟通。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生范杰这样描述自己和老师温静的情谊:我们更像是朋友,分享着彼此的成长。我们的关系因为课程而建立,但是又不止于课堂。似乎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多了一个认真的倾听者,她在关注着我们的成长,陪着我们一起走过最年轻的岁月。
在第一堂思政课上,范杰曾经谈到自己想成为一名同声传译员。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温老师还记得自己这个普通姑娘的平凡梦想,并且会关注她是否在为梦想付出,是否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理解学生是前提、尊重学生是基础、接纳学生是关键。”温静说,思政课教师要看得懂、听得懂、读得懂学生们的世界,并且以积极的态度和真诚的感情面对学生,他们才会敞开心扉,分享成长历程、感悟和梦想。
对于这位永远如春风般的老师,同学们这样描述:温老师平实谦和的话语中散发出一种让人亲近的力量,轻松愉悦的课堂上传递着一种坚定向上的力量;她是一位良师,也是一位益友,我们是思想交流,更是心灵沟通;她鼓励我们追寻梦想,也陪伴我们一路成长。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25日第1版 版名:要闻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