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9月的主题词。每到这个金秋的季节,都会涌现出一批教书育人的教师楷模。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感动着大众。
在被一个又一个优秀教师感动之余,不少人会发现:这些教师都是普通人,他们做的似乎都是教师本该做的事。
大众为什么还会被他们感动?为什么还要以他们为楷模呢?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人是需要一面“镜子”的,有了这面“镜子”,每个人就可以时时知道自己的对错,他人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镜子”。
教师楷模就是教育的一面“镜子”,大众被教师楷模感动的,往往是当前教育中所缺乏的,或者是应该坚持而没有坚持的那些东西。
今年教师节时,笔者在《时代楷模发布厅》观看了“时代楷模”陈立群的授奖现场。陈立群是浙江省杭州市学军中学原校长,2016年退休后,他婉拒多家民办中学的高薪聘请,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江民族中学,开出的唯一“条件”是分文不取。在现场讲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邻居告诉台江民中的一位老师:城里来的校长到这里后不久,就去家访了。这位老师的第一反应是:“我非常吃惊。校长来家访,我教书这么多年好像都没听说过。”
曾经,家访是教师工作的“标配”,通过家访不仅能增进老师和学生家庭之间的相互了解,同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很多描写教师的电影都会出现家访的情节。
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多种因素导致家访成为一种非常态,但这不是教师不家访的理由。
笔者曾经在身边的家长朋友群里做了一个是否在家中接待过做家访的老师的小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四五十名家长中,只有一位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上幼儿园时,老师曾经做过家访。虽然这是一个没有随机抽样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调查,但是40∶1的数字却是普通家长的真实感受。
面对批评,有的老师也很委屈:虽然家访少了,但是老师跟家长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少。
确实,在网络社交平台高度发达的今天,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已经完全可以“隔空”实现了,通过老师与家长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个又一个“群”,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仅快速、便捷而且高效。
但是,这种在虚拟空间的沟通就能满足教育的需要了吗?
一位朋友打开手机中的家长群向笔者展示老师的反馈:“今天有9个同学没有交齐作业,您对孩子的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未来,请各位家长负起责任。”
这位朋友告诉笔者,她前一天晚上出差回来已经10点多了。疲惫的朋友依然对照着儿子的记事本,检查儿子的每一个作业后面是否都已经签字,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把所有的东西都放进了书包。
隔着屏幕的老师并不知道这一切。这一端是老师的冰冷,另一端则是家长的战战兢兢。
陈立群到了台江民中后曾组织游学活动,让那些从来没有走出过大山的孩子,到北京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看一看清华大学。但是一周游学结束以后,孩子们却说“还是我们台江好”。
“到台江民中3年,我走进了100多个苗族孩子的家庭。”这是陈立群从杭州一所城市中学来到农村学校时给自己找到的突破口。
不久前,媒体曾经有这样一则报道:在一所中学门口,老师提着水桶给化妆的女生卸妆。“眼中无学生”,这是网友热议的中心。
几年前,笔者在云南怒江的一个村小采访过一位特岗教师。这位特岗教师每月会给班里的男生理发,可有一名男生,头发长长的,从不理发。这位特岗教师解释了原因。在一次家访中,这位教师了解到,这名男生的头发一直是妈妈负责打理,后来妈妈离家出走了,这名男生便不再让其他人碰自己的头发。
试想:如果这位特岗教师不问缘由,强行给这名男生理发,日后,对这名男生的教育之路,将会是多么艰难!
我们现在的教育太重结果,以至于忘记了每个结果背后,站着的都是各不相同的孩子。
陈立群回忆,自己走的最远的一个学生的家,需要先开车一个半小时,然后要坐四十五分钟烧着柴油的船,下了船之后,还需要再走路半个多小时。
回忆过这段路程之后,陈立群说:“这条最远的家访路,其实也是一个孩子上学的路。”
很多人抱怨:现在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大不如前了、现在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也大不如前了。陈校长的这句话给出了答案:不是学生和家长离老师越来越远了,而是有的老师没有真正踏上孩子上学的路。
这就是一个教师楷模给我们的示范作用。
责任编辑:孙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