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不少学生抓紧暑假最后的时光买买买,新一轮的“开学经济”骤然升温。中小学生忙着买文具、生活用品、学习资料,准大学生们则忙着挑选电子产品。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单反相机甚至被看作“刚需”,而且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求一线品牌,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开学经济”已背离理性消费的初衷。新学期新面貌本无可厚非,可是“开学季”变“烧钱季”“攀比季”就不得不让人担忧了:一方面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容易助长学生的攀比心理,导致奢侈浪费,不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节俭、理性的消费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很多家长都存在“别人家孩子有的咱孩子也得有”的想法,凡是跟学习有关的东西,家长们有求必应、全力支持。一些家长将购买物品的标准和数量当作对孩子爱的表达,似乎采购的物品越高档、价格越昂贵,就意味着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实际上,这些豪华设备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并没有直接关系。反而过度消费和攀比心态只会助长孩子的虚荣心,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发展,还会严重影响他们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
从市场角度说,“开学经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消费升级,也给商家带来了经济效益,但是,却超出了学生的消费能力。可以说,“开学经济”红火的背后折射出病态的消费观。好的东西大家都想拥有,可是,是否必须拥有?以什么方式拥有?这反映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
新学期伊始,学生们购买必备的物品无可非议。只是,那些过于贵重、远远超出学生购买能力的商品需要仔细掂量,家长们不要一咬牙一跺脚就盲目消费,更不能攀比消费。青少年时期,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理性消费观和正确消费行为也是三观重要的外在表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一直以来,多少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诗句。可见,从古至今我们中华民族都十分重视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意识。倡导对财富的珍惜,不仅仅意味着减少浪费,更重要的是体现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唤起对贫困者的同情和怜悯,培养学生的道德与良知。因此,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正确的消费行为至关重要。对于学校来说,要引导学生树立“节俭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坚决反对炫耀性消费。作为家长,面对开学季应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以量力而行、注重实惠的消费行为引导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让孩子明白,无论是文具、体育用具还是电子产品,都要以实用为前提,以促进学习为目的,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名牌、档次等华而不实的产品。
“开学季”是理性消费教育的好时机。社会、学校、家庭应携起手来,加强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美德,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合理消费、杜绝攀比,这才是“开学经济”的题中之意。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