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革命,王益先行”。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紧紧围绕“务本求实抓教学、追赶超越提质量”,在全区大幅度、深层次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推动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形成了科科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课改新局面。课改已成为王益区的新名片。
路径一:典型引领,建立“课堂革命”课堂实践机制
王益区结合区域实际,提出“全员参与,示范引领,以校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坚持“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用于创新”的原则,以点带面、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先行先试。根据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王益区确定陕煤建司一中、桃园第二中小学、青年路小学3所学校先行先试,以青年路小学为主场举办“西北课改名校开放周”大型公益活动,让课改成为3所学校教师的集体共识。
大力推广。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引导其他学校教师实地观摩3所试点校,各学校在深入分析学校现状和定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步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以校为本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科学推进。各学校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备课、上课的要求,逐步形成了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价标准。桃园第二中小学逐渐形成了“三梯度,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三梯度”即根据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每节课达成三个梯度的目标;“四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达标。青年路小学提出了高效课堂“以学定教、精讲点拨、当堂达标”的“12字方针”,形成了以展示目标—预习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提升—当堂检测为内容的“六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让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研讨交流、自主学习蔚然成风,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路径二:狠抓教研,建立“课堂革命”业务指导机制
课堂教学改革百花齐放固然重要,但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教师要用课改的理念引导课堂,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没有教研指导下的课堂实践,教师的课改理念会碎片化,进而影响教师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区教科体局和区教研室不断强化教研,当好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参谋”。
坚持教研员包校教研制度。区教研室将全体教研员与所有中小学结对,教研员每周到结对学校听课、评课,全程参与结对学校教研活动,指导结对学校提高教研水平,并把结对学校教研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对教研员的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包抓成效。
坚持大学区连片教研制度。结合全区学校实际,成立5个松散型大学区。大学区内学校开展连片赛教、连片教研,紧缺学科实行大学区走教制,实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坚持教学质量分析会制度。教学质量分析会制度明确要求:校长每周听课不少于3节、教学副校长不少于5节。每周五下午,在学校召开的教职工大会上,校长、副校长进行陈述和分析,区教研室包校教研员全程参与,并对会议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在第二周进行全区通报。
大力推进校本研修。坚持以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把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自下而上开展全区教学质量分析研讨活动。开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题研究,狠抓研修计划审核、研修过程指导、研修结果认定,通过大力开展案例会诊、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师论坛等校本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路径三:推进信息化,建立“课堂革命”手段优化机制
教育信息化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场感强的特点,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区政府坚持“紧财政、宽教育”,斥巨资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环境建设,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一抓统筹规划。出台了《王益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的通知》,将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课堂革命”的重要手段,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二抓硬件提升。实施校园基础网络建设升级提速工程,开展了“无线校园”建设,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仅2018年投资1100万元,高标准建成2个智慧校园,7所学校建成了7个精品录播教室,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三抓深度融合。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充分利用“三通两平台”,开展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应用,推动课堂教学与信息化应用深度融合。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开展陕西省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校本研修,使教师磨课、晒课成为常态,让教师在自我检讨、观摩学习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陕西省铜川市王益区教科体局党委书记、局长 付增虎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