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绿葱茏
——渭南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综述
渭水蜿蜒,清澈晶莹,映照出渭南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坚定决心。
秦东大地,绿意层叠,见证了渭南人将“绿水青山”变作“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回首2018年,不断升腾的美好生活向往、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让渭南人民在碧水蓝天的环抱中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这一年,466座加油站完成改造;
这一年,城区公交车实现纯电动化;
这一年,我们收获了178个蓝天……
这一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不断强化环境监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问题,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渭南城区一角
铁腕治霾 坚决守护“渭南蓝”
冬日的暖阳总是格外让人留恋,只要有太阳,家住渭南高新区的张素芳午饭后总要到渭清公园转转。“晒晒太阳补补钙,看看树看看草,心情就会特别好。”张素芳退休后就多了个“爱浪”的习惯。“以前冬天雾霾重,我基本是能不出门就不出门。现在空气好了,我也爱到公园转了。”
从“雾霾天”闭门不出,到主动出门赏景,张素芳生活习惯的改变,也映射出了我市空气质量的嬗变。这场嬗变的背后,是我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心和决心,是一系列有效机制的落地生根,是各级各部门勇于担当、互相协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8年,我市以打赢蓝天保卫战为目标,不断强化措施,协调推进,制定了《渭南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渭南市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要点》《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实施办法(试行)》《渭南市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等,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加大督查巡查,形成了全市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我市空气质量保卫战初战告捷。
减煤方面,全市工业煤炭削减29.67万吨,散煤替代170万吨,5.9万户;建成清洁煤配送中心20个,煤炭配送网点331个。控车方面,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6962辆;城区327辆公交车实现纯电动化,成为陕西首个纯电动公交城市;渣土清运车辆全部实现公司化运营,城区登记备案清运公司14家,加装卫星定位227辆,安装率95.8%。抑尘方面,422个建设工地落实“6个100%”措施,达标率87%;中心城区132个建设工地安装监控,安装率89%;全面取缔71处砂场和91处非法采砂场。治源方面,完成生产经营类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217台,拆改燃煤锅炉849台;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治理,分别完成渭化、陕化、蒲城清洁能源的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煤化工、涂装等12家重点行业和382家汽修企业治理工作;摸排“散乱污”工业企业2924户,完成综合整治2376户。禁燃方面,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三夏暨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细化机械化生产措施,“三夏”期间全市未发现秸秆焚烧火点。
一组组数据最终汇成了百姓看得见的“渭南蓝”。据统计,2018年,全年空气质量达标天数178天,其中优19天,良159天,与2017年相比,达标天数增加了13天;重污染天数19天,同比减少12天,空气质量较往年明显改善。
澄城县环保局工作人员在做水质监测
综合治水 清澈碧水润秦东
绿水环绕,沙鸥翔集,这是常常出现在诗人笔下的美景。如今,渭河堤岸风景如画,湭河清清穿城而过,诗人笔下的美景就在渭南人身边。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我市对水环境的治理。2018年,我市以渭河、湭河和北洛河为重点,综合施策,加强监管,积极推进水污染防治,取得了良好成效。
坚持源头防治。工业废水是对水体产生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2018年,我市严控工业污染,开展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专项排查,实施了陕西陕焦化工有限公司70万吨焦化生产线清洁化改造项目,建成了6个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目前已完成466座,完成率达97.7%。
推动水质达标考核。治水效果好不好,考核结果是最直接的答案。为确保我市水域全面达标,制定了《北洛河王谦村断面限期达标方案》和《沋河张家庄断面限期达标方案》,印发了《渭南市渭河流域水污染补偿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并进行了专项交办。在全市设置21个考核监测断面,每月通报监测结果。经过各级努力,我市5个国考断面全年平均水质均达到中省考核要求。
加强水源地管理。饮水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做好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为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各级环保部门加强了水源地规范化管理,完成了地级以上4个水源地和县级1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评估工作,同时完成了1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矢量图制作。按季度向社会公开了全市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使饮水安全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通过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确保了全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污水处理项目是解决生产生活污水的重要手段。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我市积极推进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目前已完成华州区冀家河下游(陕化段)地下水环境保护及污染修复项目的能力建设标段,高新区污水处理厂尾水入渭湿地项目(一期)已完成主体工程80%,二期项目基本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华州区冀家河生态湿地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工作。同时推动各县(市、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建成了富平县城南污水处理厂、大荔县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容工程、官池镇排污管网归集工程等项目。
绿意盎然的渭南南塬
科学治土 守护百姓舌尖安全
一抔土,关系着家家户户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然而,土壤污染不像雾霾天、黑臭水那样显而易见,如何确保不漏一处,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2018年,我市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全面摸清土壤环境状况,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构建起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有效防范风险,确保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为切实掌握我市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一方面强化重点监管企业监测,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壤重点监管企业自行监测工作的通知》,组织15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督促企业制定自行监测计划并开展监测。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工作。通过调查评估,确定疑似污染地块9块,污染地块1块。目前,已完成4块疑似污染地块的初步调查报告,金钼集团自行开展了涉重金属环境状况调查评估。
针对固废危废规范化管理,开展了危废规范化管理考核工作,顺利完成了工业固(危)废物申报登记、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备案、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和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发布工作,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抽查达标率为86.84%,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抽查达标率为100%。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了经开区非法炼铅等9起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活动。
发现污染,就要积极治理与修复。2018年,我市充分利用2017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5254万元,用于潼关县、华州区3个土壤污染治理示范项目建设,目前工程正按进度实施。同时,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试点工作。潼关县被确定为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区后,组织编制了《潼关县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试点方案》,在环境风险防控、涉重产业优化调整、历史遗留问题整治等方面先行探索,为我省土壤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经验。
大荔朝邑国家湿地公园飞鸟成群
重拳执法 让环境违法无处遁形
春华秋实,我市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离不开各级环保部门的铁拳执法。2018年,我市各级环保部门在执法监管中严守环境法律法规,积极施行《环保法》赋予的“查封扣押”“限产停产”“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手段,坚持“严打违法”与“规范执法”相结合,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无处遁形,让心存侥幸的企业和个人吸取沉痛教训,达到打击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
实行“阳光执法”,严格规范执法行为。结合我市确定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实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活动,调整了“两库一单”内容。全年通过“双随机”系统共抽调执法人员2790余人次、抽查企业1373家次、发现环境违法问题75起,通过移动执法系统上传各类检查笔录4114份。进一步强化了对污染源企业事中事后的环境监管,有效提高了环境执法效能。
实施“铁拳执法”,有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严格落实《环保法》及四个配套办法,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927人次,检查企业4520家次,共对502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其中对454起案件进行了处罚。全市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0起,罚款99万元,查封扣押144起,限制生产、停产整治61起,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32起,环境污染犯罪移送案件4起,实施行政拘留25人,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
坚持快速高效,及时受理查处环境信访案件。12369环保投诉热线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受理转办督办群众投诉案件。截至2018年12月底,共受理、转办、查处各类投诉案件1517起,其中上级督办90起,12369环境热线38起,12345政府热线28起,微信举报1286起,媒体转办57起,其他18起,做到了转办及时,查处到位,回复规范。
督察整改高效推进。针对中省督察反馈问题,我市成立专门机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意见》,强力推进整改。全年下发督办单1263份,调阅资料900余份,问题核查督办1000余次。中央督察涉及我市的16个问题,2个共性问题已完成阶段整改任务;5个牵头整改问题,2个已验收销号,3个正在积极实施生态恢复;9个配合整改问题,8个已完成阶段任务,1个按时序推进。省委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后,按时间节点要求,对标开展督察整改,按期完成工作台账调度,如期上报月整改调度报告8期。涉及的43个问题,完成整改36个,达到时序进度7个。
潼关三河交汇台塬绿化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一方净土,手捧一汪清水……这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污染防治,是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内在要求。不断强化环境污染管控力度,用心守护一方净土,筑牢美丽渭南之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渭南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