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校园风采 >

从欺凌到犯罪仅一步之遥

日期:2019-05-21 21:00:1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校园欺凌事件结束后,受欺凌者仍旧长期生活在暴力的阴影下,心理创伤难以愈合,甚至会影响其一生的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而欺凌者则在欺凌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抑郁、焦虑情绪障碍及自杀风险,长大后参与暴力事件、酗酒、吸毒及犯罪行为的风险也很高。

       一旦被欺凌,三观全改变。就像一位校园欺凌的受害者所说,受欺凌的经历就像心底深藏了一座切尔诺贝利,一不小心打开,伤害就如同摧枯拉朽的核事故,沉重而又深远。

       受欺凌者一般性格较内向而对外界刺激又过于敏感,遭受羞辱又无力反抗时,受欺凌者的自我认知会特别消极,自尊较低,缺乏自信,极易产生对现实世界的不信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轻生、自杀倾向。受欺凌者常被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所困扰,有的还会出现生理反应,如头痛、胃痛、失眠、噩梦等,“活在一次次自我撕裂、一次次自我重组的绝望中”。

       除了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影响,受欺凌者还会出现暴力伤害的投射反应,出现旷课逃学、打架斗殴、欺负弱小、考试作弊、沉迷网吧游戏厅等违纪和越轨行为,甚至反过来去欺凌其他弱小的同学。

       2014年,英国国家儿童发展机构的研究者通过对7771名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长达50年的追踪发现,那些经常被欺负的孩子在45岁时会有更大的抑郁、焦虑和自杀风险。这一研究证明欺凌行为对孩子的伤害不仅严重,而且很可能会持续孩子的一生,时间都无法抚平伤痛。

       受欺凌者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学习成绩断崖式下跌。孩子情绪很难放松,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或者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回避、逃避、躲避状态,会缺课、逃学、厌学甚至辍学。有些青少年弃学流向社会,心理不稳定,生理不成熟,自身能力有限,容易感情用事,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又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对未来没有规划,一旦受到不良社会因素的诱惑,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很多孩子在欺凌别人的过程中丧失了自我,他们暴力手段越来越残忍,由“称霸”校园变成一方“恶少”;由侮辱、欺负、打骂弱小同学的轻微违法行为,演变成犯罪,甚至干起惨无人道的强奸及杀人越货的勾当。由于年龄原因,很多孩子实施校园欺凌却不会受到惩罚,这容易使他们形成“藐视法律”的心态,暴力行为越来越肆无忌惮。

      校园欺凌的伤害还会波及旁观者。当欺凌屡屡发生时,学校不再有比学习、比智慧的团结气氛,而被比拳头、比地位的恶霸氛围占了上风。在这样的氛围中,胆小的孩子担心欺凌者把自己作为目标而不敢去上学,或者上课不敢主动提问题,学习精力分散,学习效率自然下降。

      有时候,受蝴蝶效应的影响,两个孩子的冲突会演变为两群人的对立。“学生之间发生矛盾,一方家长到学校帮娃‘出头’,另一方家长闻讯赶来,双方发生冲突,其中有家长被打骨折住院。”“两名9岁男孩发生肢体冲突。十几秒之后,小个子孩子的父亲对高个子男孩拳脚相加,男孩满脸是血。”“在处理孩子间的纠纷时,家长冲进教室帮自家孩子‘报仇’,班主任老师闻讯赶来劝阻时,他又向老师挥起了老拳。”这些新闻事件屡屡发生,引人深思。

       北京市曾经对在押的未成年罪犯进行调查,95%以上的未成年罪犯存在社会公德意识淡薄、思想品质恶劣、言行偏激等特征,明显表现出从违背社会公德到违纪违法再到走向犯罪的必然联系,从量变到质变的行为过程非常清晰。

       在这些未成年罪犯中,71.6%的人犯罪时年龄在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被称为“易发犯罪的高危年龄”,又称“犯罪年龄”,孩子本身就比较躁动,容易失控,需要有人不断引导他向健康方向走,更需要有人不断阻止他滑向深渊。孩子的不良行为是他发出的呼救信号,可惜的是,这个信号常常被忽视。

       校园欺凌的施暴者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惩戒和教育,任其发展,成年后很可能表现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其特征是高度攻击性,缺乏羞愧感,不能从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行为受偶然动机驱使,社会适应不良等,给个人或社会都带来不良影响。

(宗春山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著有《少年江湖——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应对》)
 

责任编辑:李心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