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教育”打造中职名校新范本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五融”办学模式撷珍
王亚达 李 力
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技能强国”的建设,关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打造“技能强国”,就是要培育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与时俱进,将中职教育改革发展与“技能强国”建设深度融合,创新实施包含融导、融择、融进、融智、融创的“融教育”,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培养了大批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技术工人和技能型人才。
以“融”促教
满足学生专长发展需求
近几年,学校涌现出王烈辉、林佳明、吴能宝、包孝天、陈嘉琪等一大批“职教牛娃”。同时,全校学生的专长普遍得到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以“融”促教模式密不可分。
管理机制“融导”,多方全员育人。为每位学生配备了四位导师,即“成长指导导师”“课程选择导师”“专业选择导师”“就业指导导师”,分别从自我成长、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就业选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课程改革“融择”,点亮学生心灯。积极推进选择性课改,以“动静结合、就业与升学并重、尊重个体、由点及面”为原则,分阶段地为学生提供多次选择的机会。
管理平台“融智”,巧布多元育人格局。将教学平台与招生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融合,开通腾讯智慧校园平台;同时开发并建立了一个全方位记录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核心素养评价系统,包括基础信息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勤工助学管理、创新创业管理、心理健康管理、核心素养评价管理等十四大模块。
以“融”创新
满足技能强国人才需求
育人模式“融创”,培育创新创业能力。为向“技能强国”建设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融创”育人模式上走出了一条新路。
学校积极探索跨界融合、协同育人教学管理模式,跨界融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邀请60多家高校和企业成立“跨界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构建校企共育创新型人才模式,提升创新创业质量,实现了多方共赢。
同时,联系校外20多家科技创新企业为学校教学创新实践基地,促进产、学、研、训的有效融合,形成开放、互动、生态的校企协同创新教育的新机制。
功夫不负有心人,“融创”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年来,该校共有625项创新项目在市级以上获奖,55项获省级以上大奖;在2018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创效大赛中获得浙江仅有的两项特等奖,全国共8项;千余名学生获得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奖励;学校获国家专利33项,其中全国发明专利1项。
以“融”破难
满足中职教育发展需求
师资培养“融进”,打造新型教师团队。针对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普遍存在的“五难”,即“实践经验虚、信息交流空、在岗进修难、技能提升慢、发展平台少”的难题,学校开展了“五进”式校本研修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企业实践、进协会交流、进高校进修、进赛场竞技、进工作室锻炼”,以“五进”破“五难”,构建起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职教特色鲜明的师资基层队伍。实施“五进”师训模式之后的五年中,学校先后培养了特级、正高等名特骨干教师12人;截至目前,“五进”师训模式成果在国家级别论坛交流6次,已被7所中职学校借鉴使用,反响良好。
同时,“融创”育人模式也打破了学生培养同质化难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活力与能力,带动了学校治理能力及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获得社会好评。
近年来,学校除就业率稳居浙江省同类学校前列外,还在升学率上成为佼佼者:参加浙江省单考单招升学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升学比约占应届毕业生数的70%,本科上线人数一直稳居浙江省前列。
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乘新时代改革发展东风,创“融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坚持立德树人、改革创新、技能强国,展现了一所中职名校的担当和作为。
(王亚达 李力)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