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来是文化建设的首善之区和核心腹地。在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新征程中,武汉纺织大学秉承“崇真尚美”校训,以传承创新大学文化为己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厚植“自强不息、经天纬地”的大学精神,培育美的心灵、践行美的行为。
固本培元,厚植文化内核
在引领时尚艺术中彰显“美在纺大”。鲜明的纺织服装特色、突出的艺术设计优势为武汉纺织大学引领时尚艺术之美提供了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先后走出7位“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和1名“金顶奖”获得者,设计作品屡屡登陆北京、纽约、巴黎等国际秀场;服装、艺术、传媒等艺术类学院聘请的国内外业界大咖、学界翘楚齐聚纺大,交流艺术理念、碰撞创新火花。
在着力科技创新中展现“美在纺大”。学校在积极实施“人才高地汇聚工程”的同时,鼓励教师从国家建设、社会发展、行业进步、区域经济崛起等重大实践中发现新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学校在先进纺织技术、功能纤维材料、高端纺织装备等领域的多项科研成果属国际首创,铸就了核心竞争力;学校引导教师树立“现代纺织大纺织超纺织”理念,走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发展之路,将研究延伸到纺织产业全链条,“为烟囱戴口罩”“铁布衫”“智能微纳医学检验”等原创技术就是多学科融合、多技术集成的成果代表。
化育英才,培养时代新人
在凝练人才培养品牌中凸显“美在纺大”。一方面,学校着力提升服装、艺术、传媒等艺术设计类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完美着装》获批国家精品在线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围绕“知识、能力、品格”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促进和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涵养师生精神追求中传播“美在纺大”。学校积极引导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涌现出了一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等优秀典型。行走于世界屋脊力行环保的生鸿飞教授、在人民大会堂捧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奖章的绿色环保协会等一大批为校内外广泛赞许的师生个人或团队成为“美在纺大”文化内涵最鲜活的诠释。
在提升环境育人功效中涵养“美在纺大”。学校着力改善校园基础条件、扮靓校园环境,在公共空间收藏展示师生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建设环湖绿道、纺大精神石等特色文化景观,改造拓展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学生生活学习空间,优美的校园环境成为学生舒畅身心、涵养精神、认识物我的重要空间。
开放办学,唱响时代强音
在传承纺织科技文化中弘扬“美在纺大”。学校建设了纺织科技馆,全面展示纺织工业发展的重点环节、关键技术以及纺织技术和纺织品对其他相关行业的辐射作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鄂东民间挑补绣传习基地”,汇集了荆楚地区22个省级以上纺织类非遗项目,增强了学校在纺织非遗研究、教学、传承、创新等方面的实力。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美在纺大”。学校携手企业和校友大力实施科技服务地方经济的“112工程”,聚焦省内外企业、行业内外企业的重大应用需求,解决企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等成果在省内外广泛落地转化。学校坚持将自身拥有的学科群优势与地区、行业产业群对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纺织篇章”中唱响“美在纺大”。学校形成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办学格局,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成立“武汉纺织大学伯明翰时尚创意学院”;先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200多名高端人才。学校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和“英国皇家纺织协会”,连续多年承担中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的大型人力资源培训项目,国际科研合作伙伴遍布32个国家与地区。
以培育纺大精神为核心,以优化育人环境为重点,以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为抓手,武汉纺织大学全力擦亮“美在纺大”文化名片。站在新的起点,学校将进一步以大学文化引领大学发展,努力将学校建成环境幽雅、精神卓越、师生爱戴、社会尊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作者系武汉纺织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0日第5版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