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验篇
“思政课从小学上到大学,听校长上思政课,这还是第一次。也许对于别人来说,只是普通的一堂课,但对于即将赴基层工作的我来说真的意义非凡。”日前,在听完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教授所作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毕业前的最后一堂思政课后,该校毕业生汪文祥感慨。
校党委书记为全校新生开讲思政第一课,校长作毕业前思政最后一课。从自问“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到自省“成了怎样的人”,在江苏大学,这样的思政“接力”首尾相贯,一脉相承。
“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医学院的解剖楼里30名身穿学士服的毕业生正向“大体老师”默哀、献花并鞠躬致敬,这是学院给毕业生离校前上的最后一场“无声”的思政课。
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就是解剖学,而“大体老师”往往是他们的启蒙老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们可以冲破传统束缚,捐献遗体,在我看来是大爱。”参加活动的毕业生王悦说,这并不是他们第一次组织活动致敬“大体老师”,但离校前能够再看一眼“无言的恩师”,非常有意义,希望日后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
“如今的幸福怎么来的?是拿命换来的!”前不久,93岁高龄的抗战老兵丛惠琴给药学院的毕业生党员们上了一堂慷慨激昂的思政课。
丛惠琴老人是镇江市目前仅存的61位老兵之一,耄耋之年却依然身体健朗、精神矍铄。她自豪地戴着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从吃草根、咽树皮讲到响应国家需要南下渡江,用一张张老照片和家国真故事勉励毕业生。
学生们深受启发,准备“二战”考研的毕业生尹莹莹说:“丛奶奶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受到革命前辈的苦才是真苦,未来在考研这条道路上我将走得更加坚定。”
这个夏天,“快闪”在江苏大学校园里卷起了一阵风。
600余名师生在校图书馆前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活动,献礼祖国70华诞。快闪视频一推出,热度持续发酵,全校近30个学院和部门纷纷开始利用创意“快闪”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打造一堂堂“动起来”的思政课,在激励毕业生未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的同时,也为他们留下美好的青春回忆。
从入学到毕业、从“有声”到“无声”、从线下到线上……这场思政“接力棒”还将继续在江大的校园里传递下去。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2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