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生统一分配表。 南京农业大学档案馆馆藏
1957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生分配名额表 南京农业大学档案馆馆藏
■70年光辉历程 70年难忘记忆·档案故事
这是一份毕业生分配信息表档案,已经泛黄的纸上记录了1957年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前身)农学系39名学生的毕业分配信息,其中7人分配到位于黑龙江密山市的农垦部铁道兵农垦局,做生产技术工作。这条看似简单的记录,背后却有着一段动人的热血青春故事。
那是1957年4月,《中国青年报》头版刊登了一封南京农学院农学系34名应届毕业生写给教育部门的信:“我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参加祖国边疆的建设。在党的培养和老师的教导下,我们懂得了应该怎样选择自己的志愿。我们要去的边疆是一个艰苦的地方。在那里,冬天有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地区荒僻,人烟稀少,住帐篷,吃粗粮……”
这一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的毕业生,原分配计划中并没有去北大荒的名额。但是在北大荒垦荒建农场的消息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国家的召唤,责任和使命让他们选择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
很快,北京传来消息,教育部调整了南京农学院农学系毕业班的分配方案,汪炎炳、刘庠、官英堤、程全生、胡家騄、吕士恒和吴风等7名毕业生被光荣分配到北大荒工作。这片荒无人烟的黑土地敞开怀抱,迎接着这批年轻大学生。他们到铁道兵农垦局后,两人留在局机关,5人被分配到农场。初建的铁道兵农场,除了几个马架、几间草房,就只有茫茫原野。
吕士恒到八五四农场的第三天,就开始了荒原勘查工作。“零下四十度,我们住帐篷里头,捡了柴火把帐篷烧得很热再睡觉,到深夜,地就化冻了,早上醒来以后,鞋子冻在泥地里拔不起来了……夏天,蚊子跟下雨一般……前面熊狼当道,必须拿枪……全是沼泽地,到腰深,人走出来需要用绳子拽……没有路,第一条路就是我们用脚踩出来的。”就这样,1957年至1958年两年时间,吕士恒和伙伴们一起踏查了10多万亩荒地,记载可垦荒地面积、类型、分布、地面植被和土壤结构,在这片荒地上建起了两个分场和十几个生产队。
地开出来了,如何播种?哪种作物好?分在八五二农场实验站的汪炎炳,拜附近的老乡为师。这位浙江出生的大学生,了解到北大荒与南方完全不同的耔、扣、豁等耕作措施,他结合机耕的特点,指导和开展大面积的机械化生产。1974年,他们创造了平均亩产530斤小麦的历史最高水平!
程全生是个孤儿,抚养他长大的姑妈一直劝他回南方工作。一次他回家探亲,姑妈一再挽留,他恳切地对姑妈说:“学农的离不开土地,北大荒正等待我们去开发,我要在北大荒安家,干上一辈子。”官英堤也频频接到福建老家的来信,主题都是“回家”与“成家”,其中有一封信写道:“英堤:自从五二年你到南京上大学后,一直没回过家。我们很想念你,给你物色了一个对象,是越剧团的,望你寄张照片来。”官英堤没有答应,他已笃定将自己的幸福和理想融进金灿灿的小麦和黄澄澄的大豆之中去了。
多年的坚持,这7位大学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一番成就,胡家騄在黑龙江建立了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程全生将自己所在的七星农场一分场建成先进分场;官英堤创建多项小麦生产关键技术……他们都成了高级农艺师。吕士恒回忆道:“我当年的同学后来有的成了教授,有的成了院士,还有的成了大学校长。但我觉得社会分工不同,我是农民出身,又是学农学的,就应该到生产岗位上,为农民兄弟作贡献。”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正是这样一批批热血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用专业知识服务国家建设,最终实现了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