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拉萨寒气未退,周边的山尖覆有薄雪,校园里的桃花和李子花已竞相盛放。67岁的熊坤新教授回到拉萨感冒久久未愈,稍有好转便接受了我的采访。
来到熊教授在西藏大学的宿舍,陈设极为朴素,客厅内那张旧书桌上,堆满了学生们的学术论文和他近期研读的书籍,再有一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几只笔,一张简易的折叠凳。“这里也会经常作为学生们第二课堂的阵地,第一课堂学知识,第二课堂学人生”。教授言辞和蔼风趣,谦虚热情,开门见山。
我问教授:“如何回顾您的往昔?”
他打趣地说:“当过兵,扛过枪;上过山,下过乡;上大学,站讲堂;出过国,留过洋;挥挥手,写文章;与西藏,情意长。”这轻轻数十字,却满载老教授几十年初心不悔的峥嵘。
踏上藏北踔厉风发
熊教授早年双亲相继离世,在跟随姐姐家生活一年后,少年熊坤新开始独立生活,在党的号召和关怀下,血气方刚的熊坤新有了自己的梦想。
1971年, 18岁的熊坤新如愿入伍北京军区38军。当兵的第三年,一部围绕人民解放军倪慧康、李德祥退伍后到西藏高原安家落户为事迹拍摄的纪录片《祖国处处是家乡》滚烫起了熊坤新的心。原籍在江苏南通的两名退伍军人与隆子县列麦人民一同学习,一同劳动,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伟大祖国的边疆。熊坤新组织了5名战友一道联名给毛主席写信,信上说,“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在38军服役,想主动提前退伍,退伍之后不回自己的鱼米之乡,要求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到边疆去,扎根边疆”。毛主席看到信件后大为支持,给出了三点批示,第一点认为这个举动叫新生事物;第二点要求把“6名战士的联名信”发给全体指战员学习;第三点要求北京军区要满足信中要求,帮助联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经过组织联系,熊坤新一行踏上了海拔4700米的藏北草原。
“插队到藏北之前,忐忑吗?告别老家您背了多少行囊?”我问。
“感觉激动和光荣。带什么,都不如带一颗心”,他说。
“赶着牛羊,来到草原,往山坡上一躺,远望蓝天,碧蓝如洗,远远的雪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绿茵茵的草原像地毯一样,草原上的牛羊如满天繁星,时不时还有骏马奔腾。在这样美的环境里,人人都会感到幸福和宁静”,这是熊教授发自内心的西藏情怀。在那曲罗玛乡两年多的时间里,熊坤新主动克服三大难题,生活关,语言关,习俗关。农耕文化养育下原本不吃牛羊肉的他,渐渐适应了大口牛羊肉,手抓糌粑,共饮酥油茶的牧区生活;为了更好地沟通交流,他认真学习藏语;在广袤、孤寂和壮阔的大草原,熊坤新与当地牧民们共同劳动,共建家园。他说,“我喜欢藏族同胞的直率,在青年时期便与许多藏族同胞结下深厚友谊”。
求学持志初心不改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这样的精神,延续到熊坤新后来的求学之路中。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在那曲地区农牧局工作的熊坤新于考上了当时的西藏民族学院(后更名为西藏民族大学),因为家中无依导致的生活困顿并没有浇灭他求学的斗志,青年熊坤新如饥似渴地学习,极力借阅各类学习资料;为了练胆说话,他抱着书跑到校园最热闹的地方大声朗读;他反复研读相关著作,从黑格尔哲学理论中窥见了学术世界的大道无垠。因为对西藏有着天然的亲缘感,熊坤新将这份情感融入到学术研究中,读书期间熊坤新撰写了《天葬起源初探》发表于《西藏研究》的英文版,这激励了他对民族宗教相关理论的深入研习。
1982年,熊坤新留校任教,“在中国人民大学访学期间,我师从中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教授他的治学精神和做人之道都深刻影响了我。终身学习,终身奉献成为了我的理想”。1986年,被誉为中国哲学界泰斗的张岱年先生出版《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熊坤新主动为之撰写了书评并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1994年,熊坤新调入中央民族大学任教。数十年的栉风沐雨,跬步千里,熊教授在学术研究中成为勇踏前人未至之境的先行者,1997年,其代表作《民族伦理学》正式出版,他始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宗旨做学问,研究范围涉及民族伦理学、民族问题理论,民族政策、藏学、印度民族文化等。经多年潜心钻研,成为我国民族伦理学学科开创人,中国著名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专家、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先后在国家级报刊发表论文350余篇;学术专著30余部,累计达300多万字,其中多篇论著获国家级、省部级奖。
熊教授从未忘记自己那颗建设祖国的初心,从未忘记与西藏人民结下的深厚情谊,常年来熊教授心系西藏,长期致力于西藏相关问题的研究,在西藏民族理论和政策研究等方面笔耕不辍,熊教授先后在环球时报发表《民族团结教育须常抓不懈》《抹黑西藏人权,越来越没人信》《从国际视野看民族问题对一带一路的挑战》等中英版10余篇。主持完成了《民族伦理学研究》《藏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等国家基金项目,如今仍然在研《维护和促就西藏社会稳定与发展的文化建设策略研究》《西藏恢复和发展民族信任和谐关系研究》等课题,为西藏的民族理论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重返边疆尽献余热
早已桃李成蹊的熊教授,在退休之后,不顾学生同事的劝阻,不顾年龄身体等问题,主动联系西藏大学,希望继续到西藏教书,发挥余热,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再多出一份力。
作为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聘教授,熊教授为硕士、博士开设了《中国民族史纲要》《外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国民族理论新编》等多门课程。课堂就是他的疆土,他以生动幽默的方式为学生们传授知识,引导方法,因着学识渊博,阅历丰富,他在为学生开辟的第二课堂上拓展见闻,阔谈人生。“熊老师亦师亦友,平易近人,特别为学生着想,在学生们遭遇困境或感到迷惘的时候,熊老师是那个点灯人,给出睿智温暖的指点”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旦增卓玛说;他积极践行教学相长,甚至区内许多校外工作的同志也慕名赶来旁听熊老师的课。 “熊老师常常告诉我们,做学问就要多出去走走,不要死读书,见到了世界之大,才知道我们的渺小,才能在治学上抱以谦卑。”西藏大学在读博士张锦花说。
这是熊教授的柔情,对雪域家园,对莘莘学子,对那颗初心。
熊教授总说,打铁还须自身硬。鼓励同学们要坚韧不拔,有始有终。“教授是位宽容、平和的老学者,因为饱经风霜,久经风浪,时时感受到他骨子里的坚强,自2017年,他坚持每学期在高原各呆两三个月,老教授孤身一人来到这里,能做的都事事亲为。熊教授身上有老一辈同志的优良传统,生活也十分节俭”西藏大学在读硕士生王海强、王雪纯、张娇纷纷表示。此次熊教授感冒至失声,实在不能上课的他,也不舍得躺下好好休息,依然坚持在书桌旁认真批改厚厚的论文,通过电子邮件热情指导学生们做学问。他自己也说,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希望尽可能做好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的确,不论是少年时期放牛砍柴、割草喂猪的熊坤新,还是青年时期当兵扛枪、插队劳动的熊坤新,再或者是后来勤恳求学、投身教育的熊坤新,始终面对艰难困苦百折不挠,初心常在。熊教授的身上,彰显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种精神是那个时代老一辈西藏工作者的精神缩影和共性体现。
这身铁骨,是经历了多少人生万难而淬得,我们难以想象。
我问熊教授,对咱们这一代的新青年有什么期望。
熊教授言辞恳切地回答,“莫让青春染暮气。青春的理想是你们跋涉人生的初心,它决定了你们人生的角度、深度和广度”。
“您的那颗初心是什么?”
“民族团结风雨同舟”。
熊教授喜欢走没有走过的路,走遍了世界,最念念不忘的还是这片挥洒过青春的雪域西藏。他将他的铁骨柔情酿在了这铮铮岁月里,初心之路脚下,这壶老酒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