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的杏花又开了。站在醉人的香气里,我再次忆起了那次神游——
杏坛。
枝条旁曳,将天空分割成无数碎片,恰如一块支离破碎的玻璃,又在裂痕上贴满或粉或白的胶带,美得动人心魄,却又以水墨般的色泽晕染出诗意。
在这其中,长须老者执笔题字,执着坚定,立在莘莘学子前。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位一身儒气的老者便是孔子。他伴着杏花若有若无的味道开口伸手轻点字画,沉着庄重地讲述自己心目中的“君子之道”。下方的学子专注地聆听着,不时颔首。在一片肃穆中,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冒了出来:“夫子如此有见地,为何得不到重用?难道您就不怨不恨吗?”
心跳声响亮得惊人。
沉默短暂而漫长,孔子终于开口,英华吐纳的语言犹如珠落玉盘,一字一顿: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余的确有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无法实现,但余自身的学识追求,难道会因君王的贬低而消磨在日夜中吗?”
忽然间起风了,那棵杏树轻轻地响,一瓣瓣杏花无声地落下,整个看去,素色的花枝伴着素色的衣袍,遗世独立,斑驳疏稀,竟有一种超凡脱俗、永世不减的神韵。杏树下的孔子,眼中分明含有不甘、落寞,但这缕缕灰暗,刹那间就被广博胸襟的光芒所占据、替代了!他的面孔中带有一种志向、一种追求,正像那株杏树的神韵永驻于心,激励他不畏舟车劳顿、颠沛流离,不断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他终将化为剪影,化为尘土,唯有心中之志流芳百世,永存不朽……
我惊醒。
抬头仰视天花板,不觉间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个长须老者的形象。
——我心中猛然一震。
孔夫子流亡半生,仍没有自甘堕落,坚守着杏树下的一角天地实现价值。而我,又是怎样度过这十几春秋的呢?
仰望浮云飘过,细数蛙鸣几声,我在自以为的“诗意”人生中空耗过了一天又一天。殊不知,在看浮云、数蛙声的同时,我也变得规律而空虚了。我心疼过我的时间吗?没有。我考虑过日后的道路吗?不曾。那我又有什么理由霸占着优渥的条件而佯装闲适洒脱地浑浑噩噩下去呢?
我在窗外种下了一棵自己的杏树,不仅将年少时的无知深埋于地下,也将由它记录着我一次又一次的成长和必要成才的执着。看到她,我便想到那次神游。
浮云又过,蛙声又响。这回,平常去与她们嬉戏的那个曾经的傻女孩不见了,留下的是一株青涩的、未长成的、矮矮的杏树。
她们不知道,那株杏树将承载我一生的志向。现在是,将来也是。
杏树在我的努力下一天比一天茁壮,只有她背后的信念始终如一。我很是期待:什么时候能吃上我的杏树结成的杏子呢?
那该多甜啊。
(作者 西安市铁一中分校 初2020届卓远3-3 李蕊欣 指导教师 赵煜)
责任编辑:孙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