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没有秘密,唯有脚踏实地,才能追求卓越。”这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特里·克拉克在“城市社会学沙龙”上写给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研究生们的一句话。“城市社会学沙龙”是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齐骥带领她的研究生们每两周举办一次的全英文学术对话,以沉浸式、情境式的对话模式,启迪学生思想,赋能学术研究。
“我们走出教室,寻找最适合文化产业教学的场景和研究的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发现理论研究之美,有感而发,发掘学术探究之趣。”沙龙发起人齐骥这样理解,以“创意思维”为基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以“启发教学”为主线,走出教室,深耕大地,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创造力和学生的自主创新力,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沙龙每次召开的主题都与选取的地点密切相关,采用先田野调查、后理论探讨的方式,强化学生的学术认识。例如在故宫紫禁书院开展的主题沙龙,围绕科技对传统文化的重塑,探讨文化科技融合视野下故宫文化如何走入生活。“故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内容素材,一旦与数字技术语境和二次元表达融合,将产生非凡而奇妙的化学反应,使传统文化走脑入心。”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艾胜英教授从历史人文与现代科技结合的角度,与学生分享了故宫文化二次元表达方式的可能性、经验与范式。
为了让学生阅读经典,品味原著,对话名家,沙龙先后邀请了多所国际知名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线上交流或线下对话,丰富学生的国际视野,营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学院还邀请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教授驻院进行学术讲座,开启了双语教学、双师指导,专业英语和特色实践双轮驱动的教学探索。
在一次沙龙中齐骥选择了《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一书,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并应用场景理论解释城市文化空间塑造、文化氛围营造中的文化参与行为。《场景》的作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特里·克拉克教授在线参与了讨论。后续还通过读书会活动,邀请《场景》的主要译者、芝加哥大学访问学者、北京行政学院教授吴军,介绍该书的理论重点、学术脉络、翻译缘起和场景理论的学术研究框架。
“走出教室上课,打开了我重新认识专业的文化窗口;全球名师对话,激发了我深耕晦涩理论的学术兴趣。”硕士研究生刘晓菲如是说。从传统课堂到场景教学、从单向输入到交互沉浸、从教师授课到全域学习氛围营造,学院以期通过营造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沉浸式场景,让师生互动更便捷,教学反馈更精准,学习效果更优质。
实践课的设计秉承“小课堂、大平台”原则,打破导师组的界限,突破学院和学科的疆界,用跨学科的思维方式,启迪学生树立创意思维,形成多元化的研究视角。沙龙先后邀请学院田卉教授导师组、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艾胜英教授导师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王妍教授导师组参与实践研讨,从市场调查与分析、数字科技融合与创新、大数据挖掘与用户画像等领域,为学生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为了丰富课堂素材,实践课还邀请了其他高校相关领域教师参与相关环节主题研讨,搭建起多元交流和对话的平台,共同提炼和整理沉浸式情境教学的范式和经验。
“文化产业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如果不走出校园,深入实践,沉入场景,融入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很难对产业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齐骥在研究生教学指导中,根据90后的群体特点、兴趣偏好和文化产业的交叉学科规律、跨界融合特点,探索出一条有效的学术研究路径。“事实上,当前我们一直倡导教育要为未来做好准备,敦促学校和教育系统帮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以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而实践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它以沉浸式场景化教学实践为载体,较好地应对了未来教育方式的转变,并契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前瞻性布局教育方式,探索教学改革,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获得感,并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
《中国教育报》2019年08月26日第3版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