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生活经验少,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不强。脱离实际的想象注定是徒劳无功的,会浪费时间。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易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构建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理解借位减法的数学逻辑,减少学生学习的抵触心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简单直观的计算模型能使学生产生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的欲望。
用由表及里的探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少儿的认知都是由表及里的,因此应先从感官出发,通过表象分析最后形成数学概念。整个过程中,表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所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抓住表象——用图形的形式建立从直观到抽象的联系,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例如,讲授《三角形的面积》时,如何向学生解释这个公式的内在意义呢?借助多媒体教学方法把两个大小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表现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表象关系,并借助这种表象挖掘其内在联系,完成了由表及里的数学教学。同时,使学生建立了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数学关系的思维模式,强化了三角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理过程,找出确定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科学依据,从数学思维的角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用数形结合的形式建立数学思维基础。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技巧的提高,而是使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模式,为今后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小学数学学习与初中函数衔接为例,如果能在小学阶段使学生建立起数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模式,那么进入初中面对函数问题时就易如反掌了。如,路程这个常量随着时间这个变量而发生变化就是函数的基本概念。学生思考,找寻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比例是正比关系,即随着时间的增加,路程也增加,路程=时间×速度。教师在这种数形结合模式中确定教学内涵,帮助学生搞清楚数学关系中关键量之间的本质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数学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拓展更加广阔的空间。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形结合的实践能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素养,并使其初步拥有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关注“数” 与“形”的辩证关系,挖掘教材中数形结合的机会,把这种灵活有效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能力。(颜娟 作者单位:济南市章丘区东山小学)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