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为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现实中,谈及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一方面,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就是全家人的宝贝儿,经常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6个人围着一个孩子转。更有甚者,孩子的吃喝拉撒、成长陪伴,长辈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将孩子除学习外的一切大包大揽。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成绩至上的紧逼下,家长们一边抱怨着孩子懒、自理能力差,一边却要求孩子放下一切专心学习,甚至将劳动作为惩戒手段,这样潜移默化地弱化了劳动的重要性,让孩子产生了不爱劳动、轻视劳动、鄙视劳动的心理。
落实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在哪里?老师的教育固然重要,但家庭才是孩子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家长更是主导者。劳动不仅能培养技能、磨炼意志,更能培养美德、增强责任感。孩子缺失了劳动教育,就会造成劳动观念的偏差,产生好逸恶劳的念头,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是深远的。现实生活中,许多大学毕业生眼高手低、追求安逸、不愿奋斗等,都与劳动教育缺失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震所说,孩子缺少劳动教育,并不能让他们在学业上有更多的提升,反而会在人格和非智力因素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其实,早在2015年,教育部等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至5年时间,推动我国中小学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同时,要求教育部门与学校联手推进劳动实践教育,着力解决素质教育落实不到位问题,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通过劳动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目标。
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其他劳动,其本意是爱孩子,但却在无意中害了孩子,让孩子失去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长大后可能无法独立完成工作,遇难则退,逃避责任。倡导孩子参加劳动,绝非去干那些重体力活,而是让孩子在劳动中正确认知劳动的价值。要知道,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孩子在参加劳动中可以培养高尚的品质、勤劳的美德,理解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含义,从而自信地走向未来。肖杨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