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杨树王”的绿水青山梦 - 区县新闻 - 新西部教育网

“西北杨树王”的绿水青山梦

日期:2019-06-04 11:26:59        来源:中国教育报    浏览量:

  西北农林科大研究员樊军锋30多年痴心育种,投身三北防护林建设——

  “西北杨树王”的绿水青山梦

  本报记者 冯丽

\

  樊军锋(中)指导学生进行杨树杂交育种。资料图片

  初夏时节,渭河南岸陕西周至段绿意葱茏。夹杂在成片果林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渭河试验站育种基地看起来毫不起眼。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块块如棋盘般分布的小小试验林和苗圃,与我国最大的生态环境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质量直接相关。

  30多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樊军锋扎根于此,先后杂交培育出泡桐良种4个、杨树新品种14个,引种成功国外树种3个(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84K杨),选择油松优树900多株,审定省级良种19个,为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选育了一大批良种,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2018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个人”。

  10余年培育14个杨树优良品种

  “这种树型高大直挺,生长快,能长成大径材”“那种皮色白净光滑,叶子大小适中,适合做景观树”,樊军锋健步如飞地穿梭在杨树林中,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各种杨树种质资源、品种特点和繁育过程。这块200多亩的杨树种质资源圃及试验林是他的“心头肉”,收集了国内外杨树育种资源近100份,杨树育种材料之多、试验规模之大,在全国也不多见。

  我国西北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4%,生态脆弱,是国家生态环境工程重点建设区域。杨树树体高大、生长迅速、成林快,无性繁殖容易,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是该区域最主要的造林树种。由于西北大多区域气候干旱寒冷,本土杨树种生长缓慢,生产力低,开展杨树良种选育研究,培育出速生、高抗(抗旱、抗寒、抗虫)的杨树新品种,对提高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质量意义重大。

  自从1984年从原西北林学院毕业,被分配到陕西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樊军锋就扎根渭河试验站育种基地,带领团队精选杂交亲本,开展杂交育种研究。他每年从2月起开始采集花枝,开展人工杂交、播种育苗,苗木培育,直到秋季生长调查,优良单株选择,一年中至少有150多天住在试验站,以树为伴,以站为家,以至于“几天不去试验林看看,不摸摸树皮,心里就空落落的”。

  为寻找优良的杂交亲本材料,樊军锋跑遍了陕西、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多个省区,连续4年冒着零下30多度严寒到新疆采花枝,还7次进藏寻找珍贵种质资源,遭遇车祸差点丢了性命。为采集杨树花枝,他曾连续坐36小时火车硬座和6小时汽车,腿都坐肿了;也曾被掉落的树枝砸中,头部留下一道永远的伤疤。当他提着几捆1.5米长的杨树花枝袋,护宝似的乘火车转汽车时,人们很难相信,眼前这副民工模样的汉子竟是位大学教授。而他一路小心呵护怕压怕碰的杨树花枝,等到家往往一半花苞都掉落了。

  杨树杂交育种多采取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派间杂交,后期落果严重,稍有失误,就会全军覆没。为确保得到足够数量的杂交种子,自从2002年开展杂交育种以来,每年春节,樊军锋几乎都是在杂交温室里度过的。

  “别看杨树长得高大挺拔,种子却比芝麻还小,生命力非常脆弱,得像照顾新生婴儿一样精心。”采收种子期间,樊军锋家里杨絮到处飞,妻女都来帮忙。播种时,他用牙签沾上种子,小心放入备好的苗床,再轻轻筛上约一毫米厚的细土,多了少了都会影响出芽。每批杂交出来的上万株种苗,经过层层筛选,有价值的往往也就20多株。

  就这样,通过10多年努力,樊军锋团队先后成功选育出秦白杨1号、2号、3号、4号、5号,西北杨1号、2号、3号,秦黑卜杨,秦黑川杨,秦黑青杨1号、2号和秦黑杨1号、2号等14个适宜西北不同气候区域生长的杨树新品种,全部通过了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其中,秦白杨1号、2号、3号去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解决了我国白杨派树种生长慢、扦插育苗成活率低的难题,填补了生产中尚无生长迅速且无性繁殖容易的白杨良种空白。其中,秦白杨系列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提供了5个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无性繁殖容易的优良用材及园林绿化兼用品种;西北杨系列除生长迅速、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外,干型更好,抗逆性更强,为我国西北干旱、寒冷地区优良用材与生态兼用品种;秦黑卜杨、秦黑川杨,秦黑青杨1号、2号丰富了我国西北较高海拔地区的速生杨树品种,秦黑青杨1号、2号极大提高了西北水肥条件较好地区美洲黑杨的生产力。

  目前,秦白杨和西北杨系列品种在西北五省区及山西、河南、河北、江苏、安徽等多地引种推广,仅陕西已累计推广繁殖100万株左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因在杨树育种方面的突出贡献,樊军锋先后荣获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绿化奖章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先进个人等殊荣,被同行们尊称为“西北杨树王”。

  坚守30余年的杨树育种“铁三角”

  同样被阳光晒得黝黑的脸庞、沾满泥土的裤腿和鞋子,第一次在试验站大田看到樊军锋和同事高建社、周永学,很难从一群干活的民工中认出他们来,“一到试验站,教授瞬间变农民”,是他们三人育种团队的工作常态。

  每年三月至五月是繁育苗木的黄金时节,挖苗、剪插穗、繁育新的苗木,营造新的品种实验林,一天也耽误不得。随樊军锋做杂交育种30年,周永学和高建社对其间的辛苦有着深切体会,“最紧张的是育品种苗的时候,因为品种较多,生怕搞混了,得寸步不离地盯着工人按要求把穗条插进田里才安心。以前试验站没仓库,如果白天活没干完,我们就得整夜蹲地头看着种苗。”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团队育种经费非常少,每一分钱都得精打细算。除了育种必需,团队成员出门能坐硬座绝不买卧铺,吃饭常常一碗面解决,住宿就找最便宜的招待所凑合一晚。樊军锋“出差是工作的,不是来享受的”口头禅在熟人圈广为流传。

  2006年,高建社与樊军锋一起去新疆采花枝,零下36摄氏度的低温下,相机快门都冻得按不下去。由于事先没准备专门的御寒衣物,俩人的眉毛、鼻孔都结冰了,一呼吸,鼻腔就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一米深的雪地,一脚踩下去,半个身子都被雪埋了,他们只好背着花枝,半走半爬地一步步往前挪,200多米的林间小道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

  渭河试验站远离村镇,团队成员既要下地干活,还得自己动手做饭。时间久了,周永学和高建社都成了做面条的高手。曾有个在山区工作多年的年轻人想加入育种团队,结果来了不到半个月就不干了,抱怨“既要下地干活,还得洗碗做饭,没受过这罪”。

  “别人说是受罪,我们觉得是乐趣。能多年坚持在大田实践第一线,靠的就是对育种事业的热爱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樊军锋说,自己最大的幸运是大学一毕业就分到研究所,是老一辈育种专家的言传身教,使他养成了严谨务实、吃苦肯干的习惯,并受益终身。

  杨树杂交育种周期长,一个杨树新品种的选育至少需要10年时间,由于没有论文发表,也没出科研成果,根据学校量化考核办法,在人均两三万元年终津贴的情况下,高建社和周永学每年年终只能领到几千元。这样的情形持续了10多年。其间,许多在渭河试验站一起做课题的同事先后离开了,有的出国定居,有的去了繁华的省城,还有的调转其他岗位,原有育种团队相继解散,唯有樊军锋杨树育种团队,30多年来不挪窝地坚守在试验站,被赞誉为杨树育种“铁三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今年年初,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布的一组卫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就占全球总增量的25%以上,位居世界首位。而在“中国贡献”中,42%来自植树造林。其间,因建设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创下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功不可没。从事林木育种30多年,樊军锋始终坚守在三北防护林建设第一线。

  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北汉子,樊军锋从小就有个朴素的愿望:让家乡的黄土地绿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开展林木育种研究多年,他始终坚持育种必须满足生产需求,服务国家经济、生态环境建设,最大程度为大地增绿、助农民致富。

  泡桐生长快,是陕西、甘肃农桐间作及农田林网建设最主要的阔叶造林树种。上世纪90年代,在老一辈育种专家帮助下,初出茅庐的樊军锋成功选育出“陕桐3号”“陕桐4号”两个泡桐品种,在陕西、甘肃、河南及周边地区大量推广,产生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这两个泡桐良种至今仍是陕西主栽品种。

  油松是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最主要针叶造林树种。陕西是油松资源大省,油松天然林面积约占全国油松天然林面积的45%左右。从2000年起,樊军锋先后主持原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科技厅油松良种选育与种子园营建科研、推广项目等工作。率领油松育种团队,花了17年时间,在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选择油松优树953株,获人工杂交种子209份,育苗50万株,营造子代测定林955亩,种子园600多亩,促进了陕西初级种子园升级换代及高世代育种水平的提高。研究成果去年通过陕西省科技成果鉴定。结合项目实施,推广普及了优树选择、种子园营建、交配设计、人工杂交、子代遗传测定等多项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陕西油松等树种良种基地建设。

  除杂交育种、选种外,樊军锋还引进了不少外来优良树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主持开展了美国黄松、奥地利黑松等国外树种引种研究。近20年间,率领团队在陕西多点、多气候区累计营造引种试验林4000多亩,成功为陕西特别是造林树种稀少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增加了两个优良外来树种,先后通过了陕西省林木良种审定和科技成果鉴定。

  “林木育种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事关国家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樊军锋指着眼前的试验林说,目前团队还有一批杂交材料正在开展区域栽培试验,未来三五年内,将有两三种白杨种间杂交新品种陆续推向生产。迎着他的目光,试验林大大小小的杨树,仿佛接受检阅的仪仗队般昂首挺立,枝叶轻摇。



 

责任编辑:米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友情链接
新西部教育网 建站时间:2006-3-28 陕ICP备18017998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万博网络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18017998号-1
站长QQ:596104684 站长邮箱:newwestedu@163.com 联系电话:029-85526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