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转变。“幼小衔接”需要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教育,为孩子即将开启的小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6月14日下午,记者在西安市碑林区的几所幼儿园门前,采访了几名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请他们谈谈对“幼小衔接”的认识,以及家长和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被误解的“幼小衔接”
杨女士的女儿童童即将升入小学。作为幼儿快乐教育的支持者,她没有让孩子提前学习拼音、数学、识字,女儿所上的幼儿园也不给孩子们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课程,童童就这样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着。可临近上小学,杨女士有些犹豫了。
“我周围几个朋友的孩子从三岁起就上各种文化和艺术辅导班。我女儿和这些孩子相比,在学习方面明显有差距,到现在还不认识拼音,只能进行10以内的简单计算。别的孩子已经有一千多字的识字量,百以内的进退位加减法也是熟练掌握,能看着拼音读书,简单的汉字都能书写。”
如果班上别的孩子都提前学习,自己的女儿不提前学习,会不会跟不上全班的进度?思虑再三,杨女士还是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
对于这样提前抢跑的学习方式,前来接孩子的许先生说:“这显然是拔苗助长。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不仅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而且会让孩子出现厌学情绪,得不偿失。”
一位小学教师告诉记者:“事实上,孩子们提前学的知识,上了小学之后,小学的老师还会带着他们学一遍。对于一些缺乏自制力的孩子来说,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会让他们不愿意专心听讲,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知识自己都学过,为什么还要坐在那里学呢?有些孩子甚至上课都没法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听讲,满教室乱跑,让老师非常头疼。”
被叫停的“幼小衔接”班
这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强化知识的技能训练,不仅剥夺了幼儿童年的快乐,更挫伤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2018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明确提出,幼儿园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幼小衔接”班被教育部叫停,但是实际上不少培训机构改变形式,采用一对一教学、小班教学、线上教学的方式来规避政策,继续给幼儿园的孩子提前灌输小学知识。
西安市东郊一家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的暑期“幼小衔接”班主要采用一对一的小班教学方式展开,每次一个半小时,主要教授语文、数学、拼音等内容。一个课时大概是120元,完成整个课程需要50—60个课时,大约六七千元。目前大部分课程已经报满,只剩少部分名额。对于家长们比较关心的教师资质问题,工作人员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他们所有的教师都在总部进行过专业培训,绝对可以胜任教学工作。
培养良好的习惯最重要
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身心健康准备。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对幼儿而言,面临着许多重大转变,因此在幼儿园大班帮助幼儿平缓过渡格外重要。我省的幼儿园遵循大班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游戏,发展幼儿身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灵敏性、合作性等综合能力;在大班积极开展与小学的对接,引导幼儿认识小学、向往小学、爱上小学,为幼儿入学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西安市第八保育院大班的小朋友用童真的话语,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我可想上小学了,因为上小学能学到很多知识,还能交好多朋友!前几天我们去参观小学了,看到小学的哥哥姐姐们上课很安静。他们还剪窗花、做陶器、在合唱团唱歌。我可想参加他们的合唱团了,所以我特别想上小学。”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学校、家长、社会要携起手来形成合力,帮助孩子们从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准备,让孩子们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 (记者 郭 妍)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