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校本化。持续深化立德树人“四新四大”工作,推动“新时代·新德育”落地,制定《渭滨区中小学德育深化工程实施方案》,各中小学积极跟进,因校制宜,丰富载体,创新方法,着力打造接地气、重实效、触及心灵的德育实践活动。秦机子校由党员教师、团员、少先队员组成的交通志愿服务队伍和卫生维护志愿服务队,5年来坚持在公交4路秦机站维护交通秩序和维护秦机社区广场卫生,被多家新闻媒体跟踪报道。滨河中学按照学段的设置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全体班主任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中开展德育课题研究活动,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渭滨区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了艺墨轩等20余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成长和个性发展搭建平台,社团排练的“梨花颂”“英语小品”等节目在宝鸡市2018年职业教育展示活动中展示。
——组织安排课程化。各学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主线,通过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卫生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廉政文化教育、生态环保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禁毒教育、“三爱三节”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德育内容,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与各科教学和各类实践活动相结合,丰富和优化德育课程资源,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丰富德育表现手段和形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认真开展“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大练兵”,发挥思政课德育主力军作用,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增强德育课程说服力。在全区2019年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上,评选表彰了一批优秀德育案例,并进行了集中展示。
——实践过程系列化。德育活动注重系列化发展,坚决纠正碎片化倾向,有重点、分层次、分学段、分年级开设德育课程,各阶段活动主题基本固定,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通过系列化的德育活动,得到全方位锻炼。小学阶段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着重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爱生命,学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学阶段以“我与社会”为主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同时,每个学校也根据不同情况,重点打造了一批活动,常年坚持开展,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抓手。经二路小学坚持18年开展校园“环保志愿者”活动,让每一个孩子在实践中感受服务大家、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快乐。清姜小学多年坚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经典,赏美文,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秦机子校坚持开展“四个一”(日行一善、周选一星、月讲一题、季树一人)德育活动,为学生树立身边榜样。长岭中学利用学校广播站“悦心苑”播出德育特色节目150余期,营造德育氛围,活跃师生生活。姜谭高中坚持开展节庆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活动载体特色化。各学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发整合各类资源,挖掘和打磨特色鲜明的德育活动,让德育活动落实落细落小,坚持日常经常平常,在青少年学生“拔节孕穗期”,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孔家庄小学利用毗邻宝鸡植物园的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利用“植物”做文章,开展了一系列“发现美 认识美”的特色德育活动。清姜小学开辟“学生种植园”,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种植蔬菜,在劳动实践中涵养美德。新建路中学定期开展家教知识培训,让德育教育向家庭延伸,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姜城中学多年坚持开展“一张纸献爱心活动”,将卖废纸、废瓶的钱款捐给慈善总会,传递真善美。渭滨中学坚持举办汉字书写大赛,将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引导学生写方块字,立中国心。
——发展成效品牌化。渭滨区坚持实施德育深化工程,全区中小学德育校本化、课程化、系列化、特色化已成常态,德育活动成为弘扬爱国精神,推进素质教育、涵养优秀品德的重要途径,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姜小学“幸福课程”文化建设,宝氮子校“德育作业”,金陵中学的“心理咨询驿站”,渭滨中学“学生自主管理”获得陕西省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验收。经二路小学的“尚美”教育、金陵小学的“立心养正”教育、新民路小学的“好习惯”教育,清姜路中学“立德立志”教育已具品牌雏形,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氛围正在形成。
责任编辑: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