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开学和放假的时候啊,老师呢都要给孩子列书单,让孩子们阅读名著。家长肯定很支持,全部买回来,书买回来了,有些小烦恼也来了。那就是孩子不爱读,可能前几天还能趁着新鲜劲读上三五十页,一个礼拜之后啊,再也不动了。书上落满灰尘,那到底该怎么办呢?
今天啊,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咱们先来讲一讲啊,为什么孩子一定要读名著?首先不读名著难以在升学考试中考出高分,从2017年的暑期开始,小学语文教材大换血,小学中高年级几乎每1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小学六年级课外阅读的要求是100万字。在全国各地小升初中考乃至高考事件中,名著阅读的考题比例越来越大。可以说在升学考试中考出合格的成绩不难,要想得到优秀很难。其次读名著的孩子会拥有开阔的眼界和心胸,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在高密一中当语文老师时曾做过一件事,让自己刚刚上初一的儿子和上初三的侄女参加了高三的语文期末考试。批卷结果出来,老师们大吃一惊,两个初中孩子分数竟然跟高三的平均分不相上下。两个没有专门在语文课堂上接受系统训练的孩子,靠什么得到这样的成绩呢?李老师说,靠的是在不同的年龄,大量的阅读适合他们的名篇名著。孩子的生活空间相对狭窄,需要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精神空间,这就好像让孩子站在了大师的肩膀上看世界。一本好书在手啊,就可以和百年千年之前,千里万里之外的任何一个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与交流。所以无论是从当下的应试角度,还是从培养孩子综合素养来讲,孩子都需要好好的读名著。甚至有很多名著值得去反复阅读,因为在不同的年龄不同心境下阅读,孩子会从书中读出不同的感受和收获。有的家长认为名著太难,孩子读不懂,其实我们并非要求孩子要全部都明白。读书就像种种子,有些种子会在当下发芽,有些只会慢慢发芽,它们会伴随孩子的成长,渐渐的发挥作用,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乃至指导他的人生。名著给孩子带来的收获,绝不止是表面的文字内容,那些你看不到的文学修养气韵气质都会在日积月累的阅读中形成。。。。。。扫码继续收听后面内容。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