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二日,学校利用班会进行励志教育。图为贾秉鑫同学正在积极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本报记者 武丹文/图
4月28日,合阳县坊镇中学的校园里一片寂静。初三年级学生第一次全县模拟测试正在进行,坐在第一考场的贾秉鑫同学沉着冷静地书写着考卷。
“前几天的测验中,贾秉鑫又是全年级第一。”曹晓娜老师走出考场,欣慰地告诉记者,“其实,无论是学业还是性格,孩子的变化都特别大,早没有以前的样子。”
贾秉鑫是合阳县坊镇西清善村人,今年15岁。因父亲早逝,母亲后来又重组家庭,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们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成为学校和老师重点帮扶和关心的贫困学生。进入青春期,这些“与众不同”,让他愈发自卑。
2017年,贾秉鑫升入初中开始住校,学习环境的改变让他有些力不从心。了解情况后,帮扶教师马卫江一边为他疏导压力,一边帮他寻找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的补课,激励他不断进步。一年后,贾秉鑫的成绩已稳居年级前茅,但他的性格仍然十分内向。
初二时,班主任曹晓娜接过帮扶任务,结合“前任”的经验和家访情况,她决定在班级事务上“重用”贾秉鑫。因为没当过班干部,被任命为副班长时,缺乏自信的贾秉鑫连忙摇头。但是,他说了几个“我不行”,曹晓娜就回了几个“你能行”。
“我不希望‘贫困学生’的身份束缚住孩子,他们需要更多的锻炼去增强自信。”曹晓娜说。
得知老师的良苦用心,贾秉鑫的内心充满了力量。学习上,他认真努力为同学做榜样;班级事务上,他积极承担责任维护集体荣誉,还踊跃参与班级足球队组建等各项活动。初二第二学期,他主动竞选班长,赢得了所有同学的选票。同学们开玩笑评价他的名字:“贾秉鑫,你的名字太符合本人了,总能秉持公道,我们有你这样的班长太鑫(幸)福了。”
2019年6月,品学兼优的贾秉鑫被评为“渭南市新时代好少年”。
“我们学校成立50多年了,为了给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县教育局今年又对学校的硬件设施进行了一次大改造,墙体粉刷、门窗和桌凳更换已完成,只剩这最后一间办公室的收尾工作。”校长李朝生一边介绍,一边带记者来到学校新建的“录课室”,展示起能够全县联网、“云授课”的多媒体教学平台。
“每次有人问我为啥不去城里上中学的时候,我都想带他们到我们学校来看看,让他们知道我们农村的学校一点儿也不差……”虽然贾秉鑫戴着口罩,看不到他的表情,但记者看到,他说话时目光坚定,眼里透着无比自信的光。
近年来,为了让许多像贾秉鑫一样的贫困学生燃起生活希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合阳县积极开展教育扶贫“扶志扶智扶生活”工作,累计筹资10.5亿元,实施教育项目200多个,3年累计资助学生5.6万余人次,并先后组织3340名党员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实现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学生5185人无失学、零辍学。
记者手记
为贫困孩子播种希望
武丹
接受采访时,15岁的贾秉鑫自信、沉稳、落落大方。很难想象,3年前的他十分内向,在学校除了上课回答问题外,几乎不主动与人交流。
这令人欣喜的变化,体现了合阳县教育扶贫的工作成效。
在多次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这样的家庭状况导致孩子在性格上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敏感、内向,从而给学业和未来发展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
教育扶贫扶志不仅能让孩子在精神和文化上脱困,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还能遏制贫困代际传递,为精准扶贫、全面小康注入强大动能。因此,在教育扶贫扶志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做好对贫困学生全方位的帮扶。在帮助他们顺利学习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开拓综合素质教育,增长学生见识,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往未来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