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极其特殊而又不平凡的一年,一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陕西省榆林市教育局切实抓好特殊时期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此期间,涌现出了许多优秀负责的老师,而榆林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解晓娇就是其中一员。她扛责在肩,以身作则,用点滴行动诠释着人民教师的本色和奉献精神。
抗“疫”不掉队,引导学生致敬英雄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到市教育局和学校的通知以后,作为班主任的解晓娇第一时间在班级群中向学生和家长宣传疫情防控信息,让每位学生和家长坚决做到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解晓娇坚持每天询问学生们的健康情况,每天调查学生是否接触过疫区人员,是否去过或途经疫区,有个别家长未回复,解晓娇会打电话询问,汇总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疫情期间,解晓娇时刻是待命的状态——手机不离身、不关机、不静音,保持畅通;电脑保持待机状态,她随时准备录入信息;中午不睡午觉,晚上不睡太早,随时等候通知,收发消息,上传下达,从未有半分拖延。
特殊时期,解晓娇主动承担起学生的德育工作。她告诉学生们疫情是一场对生命的考验,更是对人性的考验。在举国危难时刻,总有一些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对于那些驰援武汉的最美逆行者,我们或许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但我们却可以拿起手中的笔用童心绘希望,还能用童声送祝福,小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抗“疫”人员传递感恩、敬佩之情。在解晓娇的倡议下,班里的学生纷纷积极参与,有的创编绘画,有的录制视频,还有的谱写赞歌……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的意义,读懂大爱的真谛,更明白生命的价值。
护学暖人心,关爱帮扶医护人员子女
疫情隔离了人们,却无法隔离关爱。解晓娇班里有一名学生叫曹雅南,母亲任瑞是榆林市第二医院的一名护士。大年初二那天,任瑞作为榆林第一批医疗援助队队员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听到这个消息,解晓娇当即联系到这位家长,表达感动敬佩之情,又询问孩子是否安顿好。解晓娇表示自己不能身赴前线,但愿意尽微薄之力,在后方做好保障工作。她建议把孩子送到自己家,由她来辅导功课照料生活。家长听后十分感动,表示一切都好,请老师放心。作为班主任的解晓娇也是一名母亲,她还是担忧雅南,通过电话安抚雅南的情绪,鼓励她自主独立,雅南说:“解老师,我愿意把妈妈借给他们,我长大了,我可以照顾自己,他们比我更需要妈妈!”听到雅南的话,解晓娇热泪盈眶。
在随后的日子里,解晓娇经常采取电话沟通、视频连线等方式,一对一地指导曹雅南的学习和生活。她针对每一单元习作进行细心地点评、修改,并有效指导雅南开始下一单元的习作,一忙就是两个多小时……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解晓娇两次上门家访,为雅南送去精心准备的学具礼品,手写寄语卡片给雅南带去温暖的鼓励和温馨的祝福,耐心检查雅南前段时间的语文作业,有针对性地帮扶指导。
解晓娇和这位学生家长及家人多日交往,了解到医务工作者种种不为人知的艰辛和难以想象的困难,她感动之余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奋笔疾书,写下了《惊艳了双眼,更惊艳了明媚的阳光》,这篇文章赞美了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刚毅顽强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线上指导答疑解惑,线下送书传递热爱
网上教学对教师、家长、学生来说是一次考验,更是一次挑战。自“停课不停学”活动开展以来,解晓娇为了让学生及时学习,她每次都是在前一天通过微信、钉钉等工具详细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提前熟知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每天早上,她会和学生一起听课,记录重难点,然后梳理知识点,针对学习内容在网上布置作业,做到课课检测,课课跟练,巩固所学。面对学生及家长的疑惑,她也会耐心讲解。晚上8点她开始检查学生的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并针对作业质量作出相应的评价。作业批改完成后,又开始第二天的备课……
为了使学生在记忆的黄金期更好地积累国学经典,积淀人文素养,她坚持每天推荐一首古诗词,让孩子们背诵,并通过钉钉打卡的方式检测孩子们的背诵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同时她还会针对每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推荐相关的名著书目,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增加语文知识储备。一次,有位家长向老师诉苦,说老师推荐的书籍已经卖断货了,而家中又没有网络无法网购,孩子非常伤心。解晓娇当即表示,她有书,可以拿给孩子看。晚上,解晓娇安顿好家中的幼儿,精挑细选了8本书,连夜送到了学生家中,她告诉家长,孩子对书籍如此挚爱,那是一生的财富,老师和家长都有责任呵护好孩子这份爱好,她愿将这些书送给热爱阅读的孩子。
事无大小,只有认真的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不易。或许解晓娇没有冲锋陷阵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但她却坚守在屏幕前,尽己所能地呵护着幼小的心灵。她已将规范修炼成一种习惯,把认真内化成一种性格,更让责任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用实际行动奏响了全民抗“疫”的主旋律。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