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化名)抱着刚出生14天的孩子走出了北京妇产医院,当被问及是否还想要二孩时,赵鹏决绝地回答:“不想了!压力太大了。”赵鹏和妻子都是“北漂”,自己原本的生活压力就不小,一个孩子的抚养问题足够让他们伤脑筋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比上年减少5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是2000年至今的最低值。
全国大部地区出生率持续下降
如果以2019年全国平均出生率10.48‰为标准,在内地31省市中,没有跑赢平均线的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天津、上海、北京、新疆、内蒙古、山西、江苏、湖南、重庆,其中,东北三省出生率垫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出生率分别为6.45‰、6.05‰、5.73‰。
2019年,西藏以出生率14.60‰高居榜首,宁夏、青海排名第二和第三,出生率分别为13.72‰、13.66‰。
记者梳理了2014-2019年全国各地区人口出生率发现,2014年我国开放“单独二孩”政策后,人口出生率迎来了一波小幅上升,而2016年开放“全面二孩”以来,全国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从2016年的12.95‰下降到2019年的10.48‰,降低了2.47‰。
人口出生率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生育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生活婴数与同期平均育龄妇女人数之比。“生育率是反应某一地区生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大国空巢》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妇产科系研究员易富贤说。
易富贤表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东北地区生育率下降已经超前全国十多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逼近日本、德国、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老龄化严重的国家,导致的结果就是东北经济的衰退,这已经是正在发生的事实。”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教授衣保中指出,东北不仅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而且是中国商品粮基地,无论是工业还是商品粮,都必须依靠劳动力来完成。东北劳动力大幅减少,老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就缺乏保障。
“不想生、不敢生……”
33岁的菲菲(化名)是一名标准的都市白领,健身、旅游、美食是她人生三大乐趣,虽然已经结婚多年,生孩子这件事却从未在她的日程上出现过,“我可能太爱自由了吧,而且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好吗?生了孩子我肯定不能过现在这样的生活。”
浙江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姚引妹表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会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无论我国此前是否宣传计划生育政策,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生育率都会降低。从国内看,目前全国各省份生育率差异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出生率相对较低,符合世界人口发展的一般规律。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内地20-24岁结婚数从2011年953万人锐减到2018年436万、2019年365万人。“每年的出生人口数与初婚人数、尤其是与20-24岁结婚人数极强正相关。长期以来‘晚婚、晚育’的观念早已深植于中国人的心中,加上国内人口迁移的增多,年轻人渐渐远离了传统的生育观念,加之离婚率的日渐升高,生育率的下降很难避免。”易富贤表示。
此外,易富贤还指出,现如今高昂的房价和高额的养育支出,让许多处于育龄年纪的年轻人“不想生、不敢生”,同时,各项经济、社会政策都是围绕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进行的,产假等生育政策和教育体制等方面都难以为多胎家庭提供现实支持,导致二孩、多孩难以实现。
“全面二孩”以来出生率未达预期
在易富贤看来,想要短期内改变国人的生育观念和生育现状并不是一件易事,除了改变人口政策,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易富贤建议,社会发展福利要更多地向儿童倾斜,最直接的就是建立更多的公立幼儿园或普惠型民营幼儿园,降低甚至免除幼儿园的收费。此外,免费的儿童医疗政策也应该尽快落地。其次,要进一步保障妇女权益。女性产假及产假期间的收入,应由政府来承担,同时用人单位在女性产假期间应保留其岗位,改善女性在职场中被歧视的问题。第三,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政府应该补位,给予生育补贴等。
“鼓励生育、改变生育率低的现状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而且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一蹴而就,2014年我国开放“单独二孩”,2016年开放“全面二孩”,但生育率和新生人口数量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这就说明开放人口政策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招鲜”,这就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政策制定者、研究者等一起群策群力,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有补齐了每一块短板后才可能提升生育率。”易富贤说。 据《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