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拍摄的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东区人工湖。每年4月到10月,仅靠收集来的雨水,就可以给人工湖进行补给。 记者 吴莎莎摄
陕西是教育大省。2020年数据显示,全省有高校110所,仅西安市就有普通高校63所,在校师生80余万人。有些高校动辄上万人,都是用水大户。据统计,西安市高校日用水量16.4万立方米,约占全市日用水量的13.2%。
实施节水型高校建设,对加快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进程、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水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带动 节水成为时尚
5月14日上午,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能源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正坐在大屏幕前,认真分析数据,屏幕上显示着柱状图、表格和表盘。
“这是学校的水资源监管平台系统。这个柱状图显示的是北院教学主楼东侧当天的用水量,往前翻还能看到72小时内该区域用水量变化。”学校总务处副处长张龙说。
校园输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一直是各大高校节水工作的难题,如何发现漏点,及时堵住漏洞是有效节水的关键。“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开发了水资源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学校每栋楼的供水、用水量,定期进行水平衡测试,并以此为根据计算出校园管网的漏损率,根据漏损率来及时排查管网的漏损状况,不让一滴水浪费掉。”张龙说。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里,后勤人员每天工作的地方是科研团队的“实验室”。科研团队成果反馈又能优化后勤管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膜分离技术科研团队的研发成果,目前就应用于学生公寓的洗漱废水回用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雁塔校区将学生公寓2号楼、3号楼的洗漱废水收集,通过膜分离技术进行分散分质处理,实现水循环利用,年均可节水7.5万吨。此项技术对许多没有大型污水处理厂的老旧小区、学校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雨天路面的积水给来往的行人造成许多不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总务处动力科水暖班的水工张社红在工作实践中想到一个妙招,他在地面低洼处安装了一个道路降雨积水处理装置,雨水通过U形弯,经过石子过滤,被导流到路边的草坪里,解决了雨天路面积水的难题。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作为陕西“节水型高校”,又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类学科擅长,该校凭借其科研优势,注重产学研结合,在学校掀起一股“知节水、会节水、研节水”的风潮。该校通过一系列举措,节水成效明显。2020年人均用水量为19.22吨,比2015年下降55.18%。
近年来,我省积极号召产学研融合,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推动节水应用技术开发。我省各高校均建立了节水管理机构,配备专业的节水管理人员,实施用水三级计量和精准监测,将节水型高校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节水制度初步完善。
5月14日上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总务处副处长张龙(右)和工作人员对学校北院总进水情况进行监测分析。
海绵校园 充分利用雨水
紫叶李、毛竹、马尾松等植物成群地分布在小路两旁,路灯错落有致地安装在灌木丛中,不远处还有一家咖啡馆,很难想象这样的景致存在于教学楼的屋顶上。
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敏行楼顶,就有这么一座美丽的“屋顶花园”。校区金地物业负责人冀武告诉记者,这座花园不仅有装饰、美观的效果,还有节水的作用。
“一到下雨天,落在屋顶的雨水会先被屋顶花园的植物吸收,吸收不掉的水流入屋面水槽中,经过水槽中石子过滤,通过雨水管流入室外草坪,部分雨水被草坪吸收,剩余的雨水进入雨水井,最终通过管网流入东西两个人工湖。”冀武说,每年4月到10月多雨季节,仅靠收集来的雨水就可以给两个人工湖进行补给。
用植物吸水、路面渗水、管道引水回收雨水,建设海绵校园,是西安交通大学节水工作的一项特色。
除了屋顶花园可以“吸水”,路面也可以吸收雨水。走在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的道路上,每隔几十米就可以看到路两边有出水口,出水口后面是一层白色石子,起到过滤雨水的作用,紧挨着石子的就是道路雨水收集口。人行道是可渗水混凝土路面,下雨后雨水被路面吸收。车行道是沥青路面,雨水会顺着出水口流到雨水收集口。
在打造海绵校园之外,西安交通大学还采用智慧监管、设施改造、合同节水、中水处理等措施进行节水,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学生浴室废水处理后可用于冲厕、绿化灌溉、马路洒水,仅东区学生浴室中水日处理量可达160吨。
“现在茶水间新装了节水桶,洗手间水龙头变成了感应龙头,连路边的花草灌溉都可以用处理后的生活废水,生活质量没下降,水却节约了不少!”看到学校一系列节水举措,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屈佳岭欣喜地说。
2019年,我省印发的《关于开展校园节水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省校园用水量整体下降10%,建设一批节水意识强、节水制度完备、节水器具普及、节水技术先进、用水管理严格的节水型校园,全省50%的普通高等学校建成节水型高校。目前,全省各高校结合自身条件建设灰水、中水等再生水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设施,极大减少了新鲜水使用量。
设备改造 节水空间巨大
5月16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学生尹丽娟拿着手机正查找空余的洗澡间,她说:“之前学校的浴室按次数扣费,很多同学觉得用水多少无所谓。这就造成了水的浪费。现在按水量计费,大家的节水意识都增强了不少,洗澡30分钟的花费大约在0.5元到0.8元左右,既省水又省钱。”
2018年8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改造的南校区浴室在校内走红,感应式操作让澡堂充满科技感。据悉,学校浴室一直是耗水大户,为彻底解决浴室用水量大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浴室进行改造,实行“合同节水”模式,将天然气加热方式改成安装太阳能结合空气源热泵节能热水系统和智能淋浴节水系统,洗浴刷卡后5秒内便可流出40摄氏度的恒温水,还通过流量计费的模式,大大减少了水资源浪费。南校区浴室日用水量由改造前的450立方米下降到140立方米。
对生活废水的回收利用也是实现节水的重要环节。免冲洗小便器作为企校合作节水的产物,不仅不用水冲,而且企业回收尿液后,可以从中提取人源蛋白液生物制剂以及土壤改良剂,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西安石油大学采用这种节水模式,和企业签订了废弃物资源置换合同,节水改造后年可节约用水量120万立方米。
“‘十三五’期间,省各级财政投入4000多万元,调动1.3亿元社会资本,吸引多家不同特色专业技术单位参与合同节水工作。我省高校积极开展合同节水模式探索,先后有17所高校与企业签订浴室托管经营合同,9所高校与企业签订废弃物资源置换合同。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实施合同节水项目30余项,年节约用水量500多万立方米。”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巡视员王锦荣说。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立足省情水情,以高校为突破口,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采取政策引导、部门协作、创新机制、示范带动等措施,自2019年以来全省成功创建了18所节水型高校,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效。
省水利厅副厅长丁纪民表示,我省将进一步构建共建共治平台,强化协作,深入督导,以高校行业用水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为抓手,大力推进节水型高校建设,力争使我省高校节水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责任编辑:米多
责任编辑:米多